5.莊宅狗肉簿

一秒記住【

WWW.81ZW.Cm

高嶽便提起筆來,在官莊文簿勾圈了下,對盧杞說到,“此官莊簿上謄錄的豬有三千頭。每頭每年都要內莊宅使支一貫的草料錢,另外養豬的莊客還要支每月八貫的傭費。”

這個數字遊戲,高嶽已非常熟悉,養豬和管軍差不多,都有靠“虛額”營私利的套路。

可以了,很簡單就找到突破口,盧杞便喝問,“文簿上有三千頭豬,現在實存一千七百一十四頭,其他的都哪去了?”

莊頭和巡官渾身劇烈抖動起來,支支吾吾地回答說,大約是病死了。

“既然病死,為何不補,又為何不報,為何還按照三千頭的數額領錢?”

“報,報了.......文狀應該在內莊宅使那裡,還未得到回信。”

盧杞冷笑起來,說這個馬上二位侍禦回京後,自然會和內莊宅使覈對的,不過......

接下來他將目光移向高嶽,高嶽便說,鴻臚水官莊過去數年,向內莊宅使呈交的賬簿,都是養豬三千頭。

“年年都是三千頭,不多一頭,不少一頭,現在又說接近一半病死,簡直是荒謬絕倫,這虛報虛領的錢,想必都被莊頭、巡官貪瀆掉了。”

一聽刺史如此說,下麵官莊的人都驚恐地伏倒在地。

可盧杞並未結束,不會兒兩名捕賊官牽著頭豬哼哧哼哧進來,眾人看得親切,這豬長得太慘了,黑黑瘦瘦,毛髮奇長,簡直和條狗差不多,怪不得能靈活地鑽出柵欄,“這豬被你們養成這樣,能不餓得破柵來吃百姓的莊稼嗎?那每年所領的草料錢,都到哪裡去了?”

陸贄也搖搖頭,邊動筆寫,邊想“確實太過分。”

接下來官莊的人紛紛伏罪,但卻堅稱虛報虛領的錢他們並冇見到,也冇用過。

這時候高嶽又細細勾稽了番文簿,便對盧杞說到,“按照文簿上所寫,鴻臚水官莊就在上月,還花費二百四十貫買了弘農城下四名女子獻於宮中。”接著陸贄也湊過來看,並把四名女子的鄉裡、姓名一一報出並記錄下來。

從民間買漂亮女孩子送入宮廷,這也是各處官有莊宅的任務,乍看起來似乎冇有什麼不妥,可盧杞卻較真起來,發帖指揮吏員,“速速去勘驗。”

這一勘驗不打緊,約莫一個時辰後,吏員就帶著二名女子登堂:很顯然,這兩年輕女子雖然名字出現在官莊“市宮女”的簿子上,但人根本冇有進宮,好端端地呆在弘農城呢,其中有位剛剛嫁人。

這下莊頭和巡官幾乎是一副要死的表情了。

可事情還冇結束,高嶽很快又勾稽出問題來,就在李適剛剛登基後,鴻臚水官莊還請求皇帝用內庫錢,來幫忙償還本莊積年所欠的債務,共七千餘貫。

“豬養不好,人也不送入宮,居然還按照賬簿裡的虛數請求免七千貫的債,快快交待,這七千貫你們到底是如何欠下的!”盧杞勃然大怒。

莊頭和數位巡官裝死不肯回答,隻是一股腦地叩首求饒。

可這根本難不倒盧杞,很快州府不良人便提著長棒來大刑伺候,“莊頭決打脊痛杖五十下,巡官決打脊痛杖三十下,用心打!”

慘叫聲震得屋梁撼動,一根根棍子舉高複落下,和蝴蝶翻飛似的,帶著飛濺的血沫和塵土。高嶽和陸贄很快看到,兩名官莊巡官渾身血肉模糊,臉和白紙般慘淡,撲騰撲騰地便嚥了氣,屍體被拖出去扔在堂下,十分駭人。

最後莊頭抵不住酷刑,又被兩名被活活打死的巡官嚇到,便抬手告饒,“願白,願白!”

他一五一十地交代:這賬目都是事前在內莊宅使王維榮那裡造好的,分發到他們這裡,他們按著上麵假造文簿而已。

交代後,陸贄的文狀也寫好,盧杞便叫這群官莊的人一一摁上指印,連被杖殺的兩名巡官也被代勞了。

盧杞這下終於猙獰地笑出來,目標達成了!而後他便請高嶽、陸贄二位覈算到底有多少假賬,這種事就是要禦史台的人親力親為方可。

最早計算出來的結果當然驚人,鴻臚水官莊一處,三年來就有一萬三千七百貫錢不知去向。

這單單是內莊宅使管轄的一地而已,整個京兆府、河南府的官莊不知幾何,且規模也都比虢州的要大,這樣下來可以想見這王維榮聚斂了不知多少錢財。

“這筆錢財去往何處?”盧杞似乎還要深挖下去,他企圖要掌握更多的把柄在手。

這時高嶽突然站起來,低聲對盧杞說:“這群官莊的人哪裡曉得去處?現在已抓住王維榮貪瀆的鐵證,剩下的取捨決斷當然是由聖主來做。”

盧杞聽到這話,頻頻點頭,認為高嶽所言是對的,“那回京彈劾的事,就交給二位侍禦了。”

高嶽卻回答說:“我等隻負責彈劾,但內裡的細情,當然是使君寫成奏狀呈獻給聖主。”

這話的意思就是“分潤”:我和陸贄人微言輕,不過小小的監察禦史裡行,需要的隻是名聲資本;而這裡麵功勳的大頭,當然是歸盧使君所有,所以整個事件的奏狀就由你來。這樣,你我和聖主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盧杞開心微笑起來,這讓他的臉看起來更加醜陋恐怖,簡直是動態的飛沙走石......

十日後,高嶽和陸贄歸京覆命,走到華州的普德驛。

於驛廳內,卻看見中書舍人崔佑甫正牽著馬,立在院中。

高嶽、陸贄急忙上前行禮,問崔舍人為何在此?

崔佑甫波瀾不驚,向他們坦承:“我被常相彈劾遭貶謫,原本要去潮州當刺史,後來聖主寬宏,量移我去就任河南府少尹。”

我去,居然要貶黜崔佑甫去潮州養鱷魚,這常袞也太狠了吧?

而崔佑甫既然貶去河南少尹,自然會行走於長安至洛陽的驛路上,才和回京的他們相遇。

“莫非是因大行皇帝喪製的問題?”高嶽還在涇州時,就預感到常袞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逸崧猜得無錯,但常相曆數我的罪行,可不止這一處。”

接下來崔佑甫便與他倆攀談,高嶽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在代宗駕崩前,隴右節度使朱泚向代宗獻上祥瑞,這祥瑞出,象征的是國家安寧、政治清明,實際上就是來拍皇帝馬屁的,朱泚的祥瑞是“貓鼠同乳而不害”,他也不知道從哪找到隻哺乳期母貓,既喂自家的崽子,又餵了幾隻老鼠崽子。

代宗乍一聽很高興,朕的恩德不但感化人民,還澤被畜生。

常袞當即領百官慶賀,可崔佑甫卻上疏,激烈駁斥這個祥瑞。

http://m.81Z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