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河南房本家

一秒記住【

WWW.81ZW.Cm

哭聲當中,高嶽明白了汾陽王這一生,其實還是有遺憾的。

他力挽狂瀾,多次救唐朝於將傾之際,然終究未能削平內亂,也未能開疆拓土,恢複盛唐版圖,當真是時也命也。

實則他牽掛的,又何止是自己的侄子郭昕呢?

慢慢的,汾陽王已口不能言,可握住高郢、舒王的手卻緊緊的,不曾鬆開......

汾陽王府的永巷口處,高嶽低著頭垂淚走出。

這會兒人群當中又有人喊他的名字,郭子儀將終時,似乎將許許多多的人或事都集合起來。

他轉眼望去,在把守中堂的汾陽王舊將隊伍當中,郭小鳳走出來,身後跟著位鐵塔般的武士,原來是小鳳在喊自己。

高嶽眼睛餘光掃到那邊,牆角處郭小鳳的父親郭鍛也在,對方狠狠橫了自己眼,便踱到永巷當中去。

現在高嶽纔想起來,郭家的輩分是這樣的,郭子儀的子輩都以“日”字旁為名,而郭子儀的孫輩呢,則以金字旁的字為名,如郭鋒、郭鋼、郭鈞等,而郭鍛這個名字是他自己後來改的,也就是說他算是郭子儀的養孫,而郭小鳳則還要差一輩。

如果我當初娶了吳星星為妻,那我就算是京兆捕賊官郭鍛的父輩了。

“小鳳彆來無恙,這段時間又呆在京城內裡的吧?”如今高嶽對郭小鳳還是親熱的,就像對孫子般關愛。

郭小鳳也冇了之前的彆扭,急忙對高嶽施禮,說聖主剛登基,就將渾軍使召回來為金吾將軍(高嶽想想,原來渾瑊是當朔方節度使的,好像正是我嶽父崔寧去換了渾瑊),所以我身為繞帳虞侯也伴同軍使一道回京。

“嗯,小鳳你這趟回來,全無原本的潑皮習氣,看來去邊軍洗刷洗刷還是有用的。”高嶽趁機給郭小鳳塞了顆糖丸。

郭小鳳一臉受寵若驚的模樣,接著便介紹他身邊的魁梧武士給高嶽認識:“說來巧了,此人和高侍禦你有莫大的關係。”

“哦?”高嶽納罕起來,接著他用溫和的眼神看著小鳳身旁的這位武士。

真的是好相貌,身高大約六尺半,孔武有力,目光炯炯,於是高嶽便問這位壯士是哪裡人氏?

那武士趕緊作揖,臉上表情顯得既激動又有些不好意思,低聲說:“仆賤名黃岑。”

黃岑?好像是味中藥啊!

結果這時郭小鳳著急了,說你早就不叫黃岑,快對高侍禦說你的本姓。

“使不得使不得,在高侍禦麵前如何敢用本姓!”

“姓是與生俱來的,丈夫頂天立地,那有什麼敢不敢的。”高嶽很喜歡這位忠厚武士,便激勵他道。

郭小鳳見這位還在猶豫,著急下就直接對高嶽坦白:“這位也是渾金吾麾下的繞帳虞侯,與我最為相得。高侍禦聽好,他可是你的本房本家,名曰高固是也。”

還冇等這位說什麼,有心結識的高嶽便急忙握住黃岑,不,是高固的手,喜出望外,“是我河南房的兒郎嗎”

“玷汙了高侍禦。”被摸到手的高固渾身一電,急忙拜倒。

後來郭小鳳一番解釋,高嶽明白了,這高固真的是河南房高氏的子孫——河南房分支,認得是唐初名將高侃為祖,高侃的第三子高從文,又生子高適——高嶽按譜係算是高適的侄孫,算高侃的五世孫,而這位高固論輩分還比高嶽要大一輩,他是高侃的四世孫。

但地位上,高嶽卻是高固不可比的:高固生母乃是一介奴婢,打小就當作奴子被自家販賣出去,後來恰好是渾瑊把他買來,取個名字叫黃岑(渾瑊平日裡無事,喜歡研究中草藥),後來見他身材健壯,性格堅毅,便喜歡上這孩子,征戰時讓他伴隨,其後更是將乳母的女兒嫁給這位,視如己出。

“黃岑啊,你是河南高氏的後裔,可以改姓為高,將來有了功勳後,也能認祖歸宗。”渾瑊就這樣對他說到,接著問他想取個什麼名。

當時的黃岑最喜讀《左氏春秋》,心想我高氏乃齊薑之後,恰好春秋時齊國有個大夫叫高固,特彆勇猛,鞍之戰前這位隻身駕車馳入敵人晉軍的營中,於萬軍陣中抓捕了名晉兵,又揚長而去,大大鼓舞了齊軍的鬥誌(雖然此戰齊軍敗績)。於是黃岑仰慕,就對渾瑊說我想改名為“高固”。

渾瑊出身鐵勒族,哪裡懂得什麼左傳、公羊?說你叫高固就高固。

而這邊高嶽呢,則是正統進士出身,天子門生,走的是清資路線,如今已緋衣銀魚,當然讓高固不怎麼敢於攀認。

可聽完高固的遭遇後,高嶽居然流淚不已,“這麼多年委屈你了,這事是我們河南房對不住兄長你啊!以後河南房裡,我倆一文一武,共同光耀門閥。”

反正河南房嫡係現在就我根獨苗,愛咋說就咋說,想怎麼代表就怎麼代表。

一聽侍禦史的話,高固的眼眶當即就熱淚翻滾,這麼多年,他心中對歸宗既嚮往但又畏懼,因他奴隸出身,不要說文士朝官,就是軍伍裡也有很多人瞧不起他,可眼前這位,卻對自己如此寬厚大度,如此青睞賞識......

接著高固就引著高嶽,來見左金吾將軍渾瑊。

和高嶽想象中不一樣,與馬燧、李晟、段秀實齊名的渾瑊,其實是個身材瘦小貌不驚人的將領。按理說,高嶽的泰山崔寧取代了渾瑊為朔方節度使,使他返京來,當左金吾衛大將軍兼左街使,負責長安巡邏打更的職務,應該讓他感到不快纔是,可一見麵渾瑊卻對高嶽十分客氣,連稱屈高侍禦。

隨即,舒王告辭汾陽王府,高嶽跟隨一起出來時,卻在階下見到同樣來探視的楊炎。

楊炎這時已被罷相,為尚書仆射。

此次他前來,懷裡揣著元載昔日光複河隴的策論,希望能在郭子儀臨死前,讓汾陽王再次認可自己的政策——隻要郭子儀點頭,楊炎就會向皇帝請求,哪怕外放自己到隴州、鳳州當個刺史,哪怕是個州彆駕,那也是好的。

楊炎這時,已知道自己的窘迫處境了。

擦肩而過時,向舒王拜禮的楊炎,看了下高嶽一眼。

高嶽也心情複雜地回望了楊炎下。

數日後,在昇平坊裡居住的高嶽,看著庭院當中不斷落下的雨,得到兩個訊息:

郭子儀薨去;

漢水一帶,秋霖氾濫成災,李希烈以此為由勒軍不前,皇帝萬分焦急。

而此時,禦史台來人,喚高嶽去遞考狀,並說禦史大夫嚴郢有事要商議。

http://m.81Z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