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至尊罪己詔

一秒記住【

WWW.81ZW.Cm

薑果然是老的辣,段秀實一張口,就問霍忠唐說:“陛下可知鳳翔尹張中郎遇難了。”

霍忠唐吃了驚,連說不知。

段秀實麵色凝重,便說那就是了,如今李楚琳凶焰正盛,韋皋據守的汧陽城十分危險,假若讓李楚琳得逞,那麼鳳翔、隴州便會全部附逆,那樣陛下所居的奉天城四麵皆敵,可就危險了。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先平涇原,再取鳳翔,以岐陽為陛下複興之地,孰先孰後,還望深思。

霍忠唐滿臉我能理解可我不好向陛下交待的表情。

這時輪到高嶽拍板,說不妨我們折中:

我讓侯蘭先領兩千士卒,護送百裡城內五千石糧食,自好畤入奉天城,先壯陛下聲勢,箇中情由我會書寫份表箋向聖主解釋的。

霍忠唐畢竟和高嶽熟稔,一番思索後,就說可以,我也回去替三兄你盤桓幾句。

臨行前,高嶽牽住霍的手,一麵噓寒問暖,問對方家小在奉天城生活可有所匱乏,一麵又低聲打探:陛下這數日,在城中和翰林學士都在商議什麼?

霍忠唐表情謹慎,看看無人後,就對高嶽說:“薑公輔、陸九等翰林學士,希望讓聖主下罪己詔......”

“哦?”高嶽有些訝異,“如此是為何啊?”

因為罪己詔對於位封建皇帝來說,是極其丟麵子的,所以當年漢武雄才大略,能在晚年下罪己詔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而對於李適而言,他的罪己詔和漢武又不相同。

漢武是一時糊塗,做錯了些事。

李適是一世聰明,直接把天下玩崩了。

故而陸贄極力建議皇帝下罪己詔,既是給天下軍民個解釋,也可以安撫河朔三鎮和淄青平盧。陸贄對皇帝說,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四麵樹敵,現在心腹大患是李懷光、李希烈和朱泚,而魏博鎮、淄青鎮乃自守之賊,隻要陛下一紙詔書赦免他們,讓他們安定下來不再鬨事,便可恢複漕運,這樣朝廷就可專力先平定二李一朱。

“可聖主怎能受得了?”高嶽歎口氣,對霍說到。

他太清楚李適的性格,這操作就等於是李適先對田悅、朱滔、王武俊和李納先說:“對不起,朕錯了。”

然後這四位說:“知道錯就好!”

皇帝再說:“那朕赦免你們,你們也原諒朕好不好。”

“可以,以後互相比比心。”

那李適先前的削藩,不就等於全盤被否定了嗎?

這對李適來說,可是莫大的恥辱。

霍忠唐搖搖頭,對高嶽說聖主也是無可奈何,現在局勢到了這個地步,不是意氣用事就能解決的。

接著霍又告訴高嶽:翰林學士們正準備勸說聖主,向西蕃借兵。

“什麼!”這個請求讓高嶽勃然大怒。

這算是觸碰到高嶽的底線,“有涇原、鳳翔和朔方三鎮兵馬,更有蜀地、山南兵作為後援,為什麼要對西蕃借兵!”

得到的回答說,翰林學士們認為西蕃兵精良,而用官軍的負擔太重。

這話讓高嶽語塞,惱怒後的他將頭腦冷靜下來,不得不承認這群翰林學士說得居然有七分道理。

我唐現在用本國兵都用不起了,口糧、衣賜、出界糧、資裝費,到處都要燒錢,可最後士兵抱怨朝廷對他們涼薄,而朝廷則愁苦軍費自何而來,增兵是不可能增的,銷兵又銷不掉,再加上地方和中央交相爭利,最終互相不信任,導致種種惡果產生。

那還不如用外國的兵!

高嶽打聽到,條件自然是唐和西蕃劃界,李適準備把河隴、西域扔給西蕃。

“不可以......”高嶽心中冇有忘記汾陽王在臨死前的那番話。

蔥嶺直到太白山這七千五百裡長的錦繡江山,每一寸綠洲,每一寸山嶽,每一寸驛道,每一寸河川,甚至每一寸砂磧,都是我們先祖浸染著光榮和骨血的功業,怎可如此白白斷送掉?

可他鐵青著臉,冇有對霍忠唐多說半個字,而是默默地壓在心底,“不管如何,元載、楊炎和郭子儀的遺憾,我會接過來,用實際的作為將它們統統消弭。”

送走霍忠唐後,段秀實和高嶽急忙拔營北進,向涇州城(安定)進軍。

事實證明,如果能排除掉皇帝微操的負麵乾擾,高嶽的方策是毫無問題的,鎮撫軍挾段秀實的威信和良原大捷的有利態勢,一路暢通無阻。

最早歸順的是連雲堡,裡麵戍將張羽飛、劉國光二話不說,便帶著數百精兵來迎,段秀實便任命兩位年輕軍將為嚮導,直向涇州城而來。

根本冇有攻城戰鬥,涇州城就開城了。

先前一日,鎮撫軍兵臨城下時,朱泚安插在此的舊將仇敬忠,糾集數百範陽兵,準備趁夜奪取牙城的甲仗樓起事。

可早已得到高嶽密令指示的中候官史富,帶領數十吏兵,拚死保護住了甲仗樓——仇敬忠等人是弓無弦,人無甲,手無刀劍,搏戰冇一會兒——都將劉海賓、押衙兵馬使馬頔急速領兵來鎮壓,仇敬忠走投無路,奪北門出奔,遭到馬頔的攔截,被射中兩箭,連人帶馬翻入城壕當中,被撈出來後梟首。

劉海賓、馬頔對叛亂的範陽兵,就不如高嶽那樣客氣,直接斬殺其中的一半,直到其餘一半腦袋都叩出血來為止。

接著劉海賓、馬頔,及城中七千行營兵打開城門,歡迎老上司段秀實的進入。

涇州至此全境平複,段秀實重新坐於安定城的軍府正衙當中,行營諸位軍將都羅拜在他麵前,口呼太尉。

“姚令言、焦伯諶誘反我行營兵馬附逆,罪無可恕,爾等於戰場上相遇,不必手下留情。”段秀實仗劍喝令說。

“喏!”眾將不敢有絲毫違抗。

而後段秀實任劉海賓為留後,領三千兵鎮守安定城,又委任馬頔為自己行軍司馬,張羽飛為中虞侯,劉國光為遊奕使,這時他和高嶽的田士、蕃兵隊伍合在一起,足有兩萬上下的機動軍力,“可南下會同韋皋一道攻李楚琳,光複鳳翔府。”

此刻又一振奮人心的訊息傳來:高嶽的泰山靈州大都督、朔方節度使崔寧,並夏、綏、銀、慶等州的杜希全、杜從政、論惟明諸將,會齊一萬五千步騎,並募南山黨項、六府黨項等數千蕃兵,越過橫山及無定河,出慶州路南下,也來勤王,前鋒已抵驛馬關。

段秀實大喜,急忙讓高嶽前去相迎。

http://m.81Z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