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閒棋冷子運

一秒記住【

WWW.81ZW.Cm

區區個女冠,罪臣的前小妾,好大的口氣啊!

而薛瑤英也隔著紗簾,看出高嶽眼中的不信,便歎口氣,用纖細的玉指撫摩著緞子上的金色瑪瑙杯,娓娓道來,“瑤英自十四歲入元相的蕓輝堂,共過去七年的光陰,在這七年裡瑤英所見到的官場百態,所掌握到的京城掌故,不敢自比三品,可比起絕大部分的五品已是綽綽有餘。瑤英不敢自誇,但運作高郎君登金榜、過關試、出選門,根本是不在話下的。”

高嶽坐在綺席上,問出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請問鍊師,為何要幫助我?”

薛瑤英低下頭來,聲音哀婉,“元相傾覆,他的妻子和三個兒子全被賜死捕殺,瑤英身為元相的愛妾,雖被送入至德女冠,免於受刑遭辱,可元相的那群政敵依舊在監視著瑤英,瑤英一介女流,又是幽居身份,雖有為元相雪冤複仇的心誌,但卻拘限太多!而高郎君你卻是堂堂七尺男兒,所以瑤英可以托付你......”

等等等等!

高嶽急忙伸手阻止對方繼續說下去,“你是希望我考中進士,為官,然後再為元載翻案?這個難度太大,危險太大,時間怕是也太長!”

薛瑤英見高嶽有所膽怯,便替他開解,“瑤英絕不會讓高郎君處在險地,更何況為元相複仇,有比高郎君更為有力的人選,不過瑤英目光望得更為長遠,又見那日高郎君氣概過人,有意結識為友,希望高郎君日後離水為龍後,還能想起和瑤英的一番情誼來。”

聽到這話,高嶽在心中迅速盤算下:看來自己還未當上官,就要被捲入廟堂殘酷的鬥爭裡去,這位薛瑤英是看自己有養成的價值,可以當作她的一個閒棋冷子,來滿足她因性彆和身份限製而無法實現的野心。

簡單地說,這是薛瑤英的一個帶點危險性的養成遊戲。

雪夜皓月,滿照在紅芍坡塘之上,高嶽思忖了會兒,便說“鍊師的意思是,我高嶽自現在起就是個有立場的人了。”

“很對。”薛瑤英點頭讚許。

接著她又蠱惑道,“郎君是否認為元相這派已油儘燈枯了?不,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隻要有那個人在,早晚會捲土重來,那時候你站住這個立場,飛黃騰達曆職台省那便是須臾之間的事,彆人奮鬥二十載三十載尚且無法實現的,郎君不過一鞭快馬而已。”

站隊,立場,很好,高嶽當然知道這是把雙刃劍。

麵前這女人是元載那派的餘燼殘子,而不出意外的話,在平康坊和安上門相遇的那位老者,應該就是元載的政敵,在這兩派之間,要麼才智不濟灰飛煙滅,要麼左右逢源節節攀升。

“彆傻了高嶽,在以前的那個時代你可是連入圈和站隊的資格都冇有!”

至此高嶽雖然心願已定,可還有許多實際操作裡的困惑,這些東西問劉德室、衛次公等是根本得不到像樣的答案的,而那位在朝中低調為官的老者有些話又是諱莫如深,而眼前這位大美人號稱居於相門府邸七載,為何不直接問她呢?

於是高嶽拱手拜伏,準備問出第一個問題:“鍊師......”

“哎。”簾子後的薛瑤英挨近三尺,高嶽能看到她的杏眼星眸,舉起手來帶著些嗔怪,“瑤英的心根本不在三清當中,女冠不過是個身份掩飾,就直接喚我的名字,我也稱呼你為逸崧,好不好?”

高嶽隻覺一股馨香迎麵而來,讓他渾身從頭到腳麻了一番,隨後他鎮定下來,繼續問了第一個問題,“鍊師,我唐以明經、進士兩科取士最多,而明經科卻更易考中,我願去應明經科,如何?”

聽到這話,薛瑤英毫不掩飾臉部表情的鄙夷,“唉?明經科......是,明經畢竟也是我唐選賢的孔道,一旦登第於主司,去民田而就吏祿,運氣好的話,同樣可累進至於卿相。‘漁者所務唯魚,不必在梁在笥;弋者所務唯禽,不必在矰在繳’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可是逸崧啊,你隻看到了明經當中寥寥的成功者,又怎知絕大部分明經及第後十年守禮部選又十年守吏部選的酸楚艱辛?九成明經踏入仕途三十年,能食朝廷官祿的年份怕是不超過三年,人生又能有幾個十年蹉跎?再者,我唐設明經科的目的是什麼,根本不是為廟堂台省準備的,而是為填補偏遠下地的縣令、縣丞、縣尉之流的空缺,所以能粗通誦讀經義即可,這個目的也決定了,九成明經一輩子就在這七八品的官階上來回打著轉轉。怎比及進士第,出身便是清流緊要、公卿濫觴。逸崧居然如此發問,豈不是捨本逐末?(1)”

原來如此,高嶽這下算是明白了,原來明經科是為地方基層官吏而設的,而進士科則是專門為京廷公卿而設的,兩者的發展路線迥然不同,不能用個例來否定整體。

接下來他便問了第二個問題:“鍊師,我現在手中有五百貫,馬上十月又有出售淇水彆業所得的錢財,願合在一起棄文從商,又如何?”

結果薛瑤英仰麵大笑,看起來覺得是不可理喻,然後她便對高嶽說,“今日逸崧去西市秤行南的小海池,可知那裡是誰的產業?”

“不知。”

“小海池的主人名叫蕭乂,正宗的蘭陵蕭氏後裔。他最早是準備考進士的,可惜連考十年也冇有中;隨後他心灰意冷,出家為道士,辟穀修行時瘦得脫形,差點餓死;然後才下決心從商,追逐什一之利,冇幾年就擁有了小海池的櫃坊、邸舍、店鋪、水磑無數,現在是富可敵國。”

高嶽一聽,對啊,其他路走不通時,這當商人也是條很好的出路嘛!他以前看“終點小說”,好多都是寫在大唐如何經商的,雖然他本人是曆史係研究僧,對裡麵的槽點有些不屑一顧,但不能否認中晚唐時期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啊,自己完全可以在大好形勢裡分一杯羹嘛,當個“無冕王侯”不也很好?

可很快,薛瑤英就繼續說到,“可是逸崧啊,你可知蕭乂是如何發家的,他是如何得到小海池這片地的?”

http://m.81Z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