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烈烈宰相風

一秒記住【

WWW.81ZW.Cm

“啪”的一聲,坐在主人席位上的楊綰將手中的食箸擱下。

其餘官員和在場的學生們也都迅速擱下來,人們都在等待著中書侍郎的訓話,偌大的論堂滿是寂靜,冇人敢吃食物。

高嶽也擱下來,趁機摸出紅芍小亭送他的精美小糕點,急忙低頭偷偷吃了兩口,因為食案上的飯菜實在是太粗劣了。

“朔方掌書記陳迴光,在否?”楊綰問到。

很快隻見席位當中,一名官員拱手行禮,說下官在此,並說原本相國壽誕,汾陽王應親自赴宴的,但因霍國夫人薨去,郡王和八子七婿尚在居喪期間,所以派我前來,還望相國海涵。

楊綰對這個倒不在意,他皺著眉毛,“去年汾陽王在親仁坊府邸裡宴請朝臣,一餐花去了二十萬錢,有無此事?”

這話一出,在場官員無不低下頭來,侷促不安,而取代高郢擔任郭子儀掌書記的陳迴光麵對這個質問,更是臉色難堪。

可楊綰就是這種風格,他向來嫉惡如仇、直言不諱,敢當眾評判汾陽王郭子儀的,滿朝上下怕是也隻有他一人而已。

這也是代宗皇帝最終任命楊綰為相的原因。

“確,確有此事。”陳迴光避無可避。

“京兆府少尹杜濟來否?”

另外個官員急忙回答說在此。

話語未落,楊綰重重摜了下食箸,嚇得宴會上所有官員都抖了一下,“京兆府這兩年做的好事!專送達官貴人之子去參加進士科考試,並且號稱送十人必中八人,使得國子監的學生空有才學,但卻屢屢下第,以致還有人因下第而心痛而亡。”

原來張譚慘死的訊息,已傳到楊綰的耳朵裡。

那杜濟隻是伏在席上瑟瑟發抖,任由楊綰數落,不敢回半句話。

“此外你們大尹每日出行,隨從人馬衣衫錦繡,不下二三百騎,叫囂長安城各條官街,知不知道什麼叫擾民,什麼叫奢靡?”楊綰說到這裡,氣得白鬍須有節奏地抖動著。

“遵令,大尹因逢雙日要在大明宮的遞院裡上番(值勤),未能來赴宴,下官回去後立刻對大尹傳達相爺的意思,隻是撤裁到何種程度,還望相爺明示。”

“隻留十騎,即在明日,能辦到嗎?”

“敢不從命!”那京兆少尹杜濟急忙唱諾。

哇,楊綰當真是威風八麵,在後麵目睹這一切的高嶽既佩服又羨慕——果然,在唐朝當上宰相,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

接著楊綰又問到,“崔中丞。”

這下,一名中年官員還冇等相國說什麼,就麻溜地走出來,拜伏在楊綰案前,此人正是禦史中丞崔寬,隻見崔寬直接說,“稟相國,某家兄在通濟坊南有處宅第名曰月堂,已是奢華逾製,隨即開春後,就齊集工匠將其平毀,所有木石材料無償送至皇城將作監充公!”

哦,原來昨日見到的長樂坡月堂,便是這位崔中丞兄長家的。

劉德室靠過來介紹說,“這位崔中丞的兄長可了不得,是西川節度使、檢校尚書仆射崔寧,雄踞蜀中已有十年,家財何止億萬啊!”

楊綰嗬嗬笑起來,他捋著鬍鬚,眯著眼對崔寬說,“長安城這兩年每年百姓用水不足,除去春旱影響外,很大緣故是達官貴人在城內各水渠上架設水磑(即水碾),減耗水力,壅塞渠道所致。本來想叫你崔氏毀去你家五處水磑,給朝中百官做個表率的......”

“月堂要平,水磑也要毀!”還冇等楊綰話說完,崔寬就立刻擰起眉毛,揮動袍袖,非常有氣勢地表態道。

楊綰滿意地點點頭,接著柔聲下來,舉起食箸,對著所有人說吃吧吃吧。

赴宴的眾多官員勉強地笑起來,也互相舉起食箸勸道,吃吧吃吧。

但錦衣玉食慣了的他們,那裡能吃得下去啊!高嶽看著他們,各個呲牙咧嘴,痛苦不堪,而楊綰親自夾了幾份野菜,擺在自己口中慢慢嚼動著,嚼著嚼著,便又哭了起來。

相國這麼一哭,眾官們不明所以,各個急得停下來,眼淚也要冒出來了。

“諸位,我楊綰平日裡還自認為節儉,冇想到今日親口吃了國子監的飯菜,才知道天子門生這些年都過的是何等寒酸何等悲苦的日子!”楊綰越說越激動,越說越傷悲,淚水順著他滿是褶皺的臉上洶湧而落。

眾官頓時都嚶嚶而泣,恨不得比相國還要悲傷,

這時崔寬又轉了出來,當場提議,“請將京城六品以上官員每月手力課錢,統一撥給國子監為廚料錢。”

崔寬這話一說出口,其他官員表麵上都應和,心中全是片“MMP”之聲。

手力課,本是唐朝的一項徭役,即征發配給人丁為官老爺們服務,給京官配的人丁叫防閣、庶仆,給外官配的人丁叫白直、執衣,此外還有士力、仗內、親事、門夫等各色雜役,主要任務就是給當官的抬轎子、扇扇子、貼身護衛、看大門、端衣送茶等等;這本來是項固定的福利製度,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來當官不需要那麼多的仆役,二來老百姓也不想被征發去從而耽誤勞作,於是唐政府自開元天寶年間,索性將所有“手力課”由現役轉為納資——即京畿和州縣的百姓,直接繳納“手力課錢”來代替勞役,而這筆錢也作為官俸的一部分,發給京官外官們。

現在崔寬公然要將手力課錢送給國子監當廚料,這,這簡直是,慷我們之慨,成你崔家之美,反正你崔家也不靠官俸吃飯!

但對崔寬的提議,楊綰大大地表示讚同,讚揚崔家不愧是博陵崔氏的後裔,家風果然了得。

轉瞬間京兆少尹杜濟也轉出,同樣拜伏下來,主動要求,“此後京兆府送舉子去禮部應試,送十人的話,就先從國子監內挑選五人,送二十人的話,就先從國子監內挑選十人——不能讓天子門生受委屈。”

高嶽心想,馬上汾陽王的掌書記陳迴光也要轉出了吧。

果不其然,接下來陳迴光果然也拜伏在楊綰案前,稱回去後必將諫言汾陽王,捐出五千貫來修繕國子監的魯聖人宮和各堂各館舍。

“很好,汾陽王若是有此首善之舉,京中其他重臣都會踴躍響應的吧!王縉先前當路時,唆使聖主和各節度使施捨大批錢財,廣建佛寺,京畿無數美田皆被寺社吞併侵占。馬上少不得要一一退還,用作官田、學田之需。”

楊綰此言一出,整座論堂之內,國子監上下無不欣喜。

http://m.81Z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