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摧沙飛鳥使

WWW.cmxsw

出了京西的臨皋驛後,高嶽和韋皋取道鳳翔府入陳倉。

這時高嶽明顯有些牽掛,他想要去涇州回中山一趟,希冀能見吳綵鸞一麵,因為他事前有答應綵鸞鍊師事情的。

然而他剛剛得到了製文,為漢中五州觀察防禦使,所以現在去興元府與其說是升遷,不如說是以一個新的職務去“赴任”,而唐朝法律規定,官員在赴任時是有嚴格限製的,從拿到牒符那刻起,就必須馬不停蹄,直到目的地為止,不得在沿路“淹留”,所以高嶽也隻能暫時將去見綵鸞鍊師的念頭作罷——索性去興元府後,寫封書信,請綵鸞鍊師來自己官舍好了。

經過鳳翔府時,高嶽與韋皋都向駐守在此的段秀實太尉奉上書狀,可未及見麵便馬不停蹄地向鳳州趕。

入鳳州地界後,高嶽便能體諒韋皋曾在這裡擔任都團練使的悲哀,他自己的興元府、洋州、利州,其中興元府人口最為繁多,為三萬三千戶,而洋州原本開元年間足有一萬八千餘戶,可現在隻剩下三千戶不到,利州雖然山地最多,可在開元年間也有一萬二千戶左右,現在隻有兩千五百戶,可起碼合在一起也有接近四萬戶的水準。韋皋的兩州更可憐,鳳州一千多戶,興州隻有九百多戶,其他的都是生民(蕃子),所以奉義軍也是靠朝廷度支司養著的。

鳳州城外的故道川驛站,韋皋讓劉辟寫交割文書,準備給高嶽後,自己就攜家眷和奉義軍入東川為節度使了,此後鳳興二州便歸於興元府管轄。

然而文墨還冇乾,就有數騎兵馬,飛也般趕到,領頭的奉義軍將校翻身下馬,跪在二位司使的麵前,高呼“京師急報,防秋兵生變!”

“什麼?”高嶽和韋皋都十分吃驚。

情況是這樣的:河中節帥渾瑊遣兩千士卒,與其他方鎮兵並道至涇州地界,準備來春於平涼築城,領軍牙將為李懷光長武軍舊人許霆光、達奚小俊,渾瑊又讓帳下虞侯王朝乾監護,然過鹹陽原奉天城,入涇州後,道遇神策右大營的將軍駱元光,及射生將韓欽緒。因昔日長武軍叛時,神策行營裡的駱元光曾與當時屬叛營的許霆光陣戰,許霆光曾詬罵過駱的祖考(祖宗),駱誓言報之,結果在武亭川源頭橋梁處,駱元光、韓欽緒策馬追及許霆光,達奚小俊和王朝乾見情態不對,企圖上前和解,可韓欽緒大呼“李懷光麾下長武軍皆為叛逆,人人得而殺之,況且霆光曾辱及駱將軍祖考乎!”

說完後,韓欽緒便射出一箭,正中許霆光肩窩。

許霆光猝不及防,翻身落馬後,被駱元光持刀梟首,屍身更是被駱碎割,告慰其先祖之靈。

隨後,駱元光和韓欽緒二位提著腦袋,揚長而去,馳歸奉天城的神策大營。

橫死的許霆光部屬們大怒,圍住達奚小俊和王朝乾討說法。

可這兩位也無可奈何。

一來長武軍在李懷光死後,部分歸農,部分並於渾瑊麾下,因曾經叛亂過,政治地位是很低也是很敏感的;

二來,駱元光是神策軍係統,而神策行營向來是氣焰囂張的,根本不會把邊軍擺在眼裡,更彆說是曾經叛亂過的長武軍舊部了;

三來,那射生將韓欽緒的父親,恰好是現在的邠寧節度使韓遊瑰,而韓遊瑰原是李懷光部下,在李叛亂後獻出長武城反正朝廷,正受皇帝寵幸,殺許霆光反倒能證明韓遊瑰和政治上有汙點的長武軍間的徹底切割。

於是達奚小俊和王朝乾表示,冇法子給士兵們說法。

當夜就爆發了營嘯,長武軍的舊兵大呼“韓遊瑰先遣其子行凶,隨後要儘殺我等!”很快恐怖狂暴的情緒席捲全營,士兵們強行挾持了王朝乾、達奚小俊,穿過臨涇,要去原州投奔西蕃。

好在高嶽先前在涇州營修的烽堠及時察覺這情況,燃起告警的烽火,涇原行營留後劉海賓即刻發其子劉國光,及大將張羽飛,領數百輕騎前去鎮壓。

最後雖然大部分營嘯的步卒被追回,可害怕被治罪的達奚小俊、王朝乾,領著二百餘騎兵,扔掉所有的鎧甲,僅穿短襖馬褲,狂奔入葫蘆河,最後居然一路穿過“閒田”的無人區,抵達了原州西蕃據守的摧沙堡。

摧沙堡的大防城使扈屈律悉蒙,見到達奚小俊和王朝乾,便說如今唐家天子和我國已然罷戰和好,故而不可留你等破壞會盟,說完便要遣送二位回去。

達奚小俊與王朝乾隻能對這位佩戴銀告身的西蕃將軍說:“唐家天子要背盟,他不但要派遣數十萬人馬繼續防秋,還要在與摧沙堡相距不遠的平涼、潘原處築造一大城,駐軍三萬,戰馬五千匹,此後要一直收複領土到大河的南岸。”

這下扈屈律悉蒙才感到問題有些嚴重,急忙喊到:“速速派出這摧沙堡的飛鳥使,帶十名斥候,急速去向東道大帥處告急,另外讓所有的邊鄙官備上最快的馬,告知青海(即六盤山以西的草原地區)處放牧的所有兵馬,帶上弓箭、投石、牲口、奴仆及鎧甲,向這裡集結。”

“卜兒,卜兒!”摧沙堡城門前,受驚的犏牛四散鳴叫著奔走,扈屈律悉蒙麾下一名最為機靈勇猛的戰士,揹著用銀簇箭貫穿的木簡,充當了飛鳥使的角色,和其後十名斥候,同乘著劃一的黑色駿馬,像十一隻疾飛的烏鴉般,揚鞭嗬斥著坐騎,向秦州地界而去,那裡的天水城是東道大帥軍帳所在地。

而所謂的東道大帥,即西蕃在征服河隴後,模仿唐朝節度使所設立的“巡邊大論”,也叫“德論”(bde—blon)總管隴右所有州的軍政,除此外於河西走廊處還設置北道大帥,負責對唐的安西北庭及回紇攻守,南道大帥則對唐的三川方鎮及南詔,西道大帥則負責西蕃西部的區域,負責蠶食唐朝的安西、北庭,並監視天竺地帶,除此外還有名大帥,駐屯於青海地區——如此,西蕃共有五位德論。

這時的巡邊大論,正是先前曾出兵涇州青石嶺的尚結讚,也是西蕃內部最強硬的鷹派。

此刻,在鳳州城下得知這訊息的韋皋,不同於高嶽的沉思,而是哈哈笑起來,隨後拍著高嶽的胸脯,說“逸崧,長武舊部倒向西蕃,邊境要仗要打啦,我們的機會真正來到了!”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