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西門粲探病

WWW.cmxsw

聽到西門粲這話,高嶽靠在枕上,呻喚得更厲害了。

並且他還對西門監軍使解釋說:“身體虛脫如泥,確實無法成行,絕非藐視皇命。蔡逢元的妻子懂點醫術,這鍼灸便是她之前留下的。”

“我看淇侯的氣色,不像沉屙之人。”西門粲大搖大擺地坐在床榻邊沿的胡床上。

“十三郎你有所不知,我這病是竹狸油肉吃得太多,心中灼燒,所以在表皮上是赤紅色的。”高嶽為自己紅潤的臉龐解釋著病理成因。

“原來淇侯患的是心病——那蔡逢元家的,給淇侯開了什麼藥?”

高嶽便把藥方推給西門粲。

西門粲搖搖頭,而後拔出冠帽上插著的白筆,蘸著墨水,又在藥方上寫了六個字,還給高嶽。

高嶽一看,是“切勿挾寇自重”。

於是高嶽歎口氣,從西門粲手裡取過白筆來,也在藥方上補了一行字。

西門粲便看,是十一個小楷字,“權不專,錢不濟,功不齊,難矣。”

“淇侯的顧慮某明白了,聖主的心思是,這次平六府黨項還是以淇侯為禦營右軍使兼都統長史的身份,主持大局,其他各鎮唯淇侯馬首是瞻,這應該談不上權不專了吧?”

“十三郎啊,這話不是嶽自私自利,也是為你說的,這些年你從興元從監軍到監軍使,你我的情分也不是其他方鎮節度使和監軍使能比的。聖主在紫宸殿裡,有些事尚不能自專,就好比這次湖南觀察使,聖主原本聽取陸九的舉薦,要李巽去的,可竇中郎卻要推舉盧玄卿去,如果不是鄴侯(李泌)抱病來調解,李巽差點無法赴任。”

聽到這話,西門粲也沉吟起來。

這時高嶽又說:“翰林承旨學士自陸九丁憂後,聖主谘詢嶽,嶽推舉的是南鄭縣令韋執誼,十三郎你說,執誼的才學還能不勝任嗎?可聖主當日應承,來日卻是於公異為承旨學士,於公異此人有才卻寡德,繼母明明去世,卻不回去服喪,還恬不知恥請求聖主奪情,占奪了陸九的位置。唉,陸九在學士院,日夜伴在聖主身邊,尚且如此,何況嶽出征在外,時日久了怕是會謠言四起。依我看,還是先等等,等等......”

這時西門粲歎口氣,明顯是讚同高嶽的分析,他也不想再就藥方裡的”錢不濟,功不齊”請高嶽分析下去,然則他還是那句話,淇侯你可不千萬要挾寇自重啊!

不然,我這個監軍使可是會對你履行職責的。

高嶽這時笑起來,扶住西門粲的肩膀,說安心,絕不會讓十三郎你為難的,你讓小監軍去對聖主報告,我先讓高固、張敬則各統製定武、義寧兩軍,至奉天城集結,隨時等候命令:如聖主鐘意渾侍中,那麼此兩兵馬使便歸渾侍中麾下;如聖主鐘意劉司徒(劉玄佐),那此兩兵馬使便歸劉司徒麾下。

當然,如果聖主肯鐘意我高嶽,萬死不辭,稍微等半個月,等我的病痊癒後,即火速趕赴京畿,統兵北征六府黨項。

聽到這裡,西門粲也覺得合情合理,便說淇侯安心“養病”,我就如此回覆聖主。

等到西門監軍使告辭後,高嶽眼睛往庭院裡看了會兒,隨即就喚來阿措。

阿措小跑著,陸續將高嶽心腹高固、蔡逢元和郭再貞三人給延請來鹿角莊。

對於這三位,高嶽更冇必要遮掩,直接推心置腹,“以我的看法,這次征伐六府黨項,不比先前征伐慶州黨項,可能成為觸動我唐、西蕃、黨項、回紇乃至各方鎮現在乃至未來恩怨的火撚。”

高固便說:“淇侯的意思,之前對慶州黨項還是突襲彈壓,但現在對渭北的六府黨項,這招便不靈便了?”

高嶽點點頭,說其實不單是六府黨項,最大的變數還是朔方的平夏黨項,“拓跋朝暉不是傻子,不可能到現在還看不出我唐挑唆黨項內部自相殘殺而後坐收漁利的計策。所以此次征伐,很容易便演變為天寶年間的南詔式大叛亂。”

所謂“南詔式大叛亂”,也就是唐政府先拉攏南詔,彈壓其他的蠻族,後來南詔愈發強大,唐又企圖對付南詔,卻被南詔反手借西蕃之力打得慘敗,自此南詔自立,唐在南方又多了個勁敵。

而拓跋朝暉這次肯定會使出殺手鐧,即趁亂統一平夏、六府,占據白於山南北,更會勾結西蕃,形成新的邊患。

一旦拓跋朝暉起事,西蕃、回紇和內地方鎮都會不同程度捲進來,形成亂鬥的局麵。

這場亂鬥,會持續多久,會波及多廣,以及會給大唐的內外造成什麼影響,真的不得而知。

可朝廷現在於之前征討慶州東山黨項的戰事裡嚐到了偌大的甜頭,是肯定會再去打渭北和平夏的,恰如高嶽之前對興元府的商戶們說的,“斬頭的生意有人尋,虧本的買賣無人問。”就算他不做,一群利慾薰心的文武大臣也會主動去做的。

這番分析,聽得高固是悚然,而蔡逢元和郭再貞頭腦要質樸點,但也聽出了問題的嚴重性。

“屆時非我出山不得收拾。”可高嶽接下來這句話,又讓他們吃了定心丸。

然後高嶽就轉身,“至於招討節帥的位子,按我的想法,劉玄佐的宣武軍久鎮中原,和朔方、涇原及神策體係都不會相協,他是冇法建立功勳的,不如我久在西北能得人和;而渾侍中呢,雖為朔方宿將,但如今朔方早已支離破碎,他也很難發揮材用。”

反正高嶽數來說去,大有非我莫屬的意味。

他對時態的評價其實冇有錯:最早出身安西北庭行營的馬璘鎮守涇原時,曾一度節製多達九州的地盤,但朝廷畏其勢大,便分出渭北、邠寧來;現在的皇帝即位後,又同樣把強大的朔方軍,分割為靈武、天德、振武、夏綏銀,以至河東河中等數個小方鎮,互不相統。

現在,這些西北和北疆的小型方鎮,又不斷被神策軍給“吃掉”(因神策軍待遇好,主動融入進來),所以要讓它們聯合作戰,渾瑊做不到,更彆說河南道的劉玄佐了。

隻有我高嶽,不但掌興元、鳳翔兩鎮,且和涇原安西北庭行營關係深厚,和朔方派係也還不錯,跟神策京西都統監軍使譚知重同樣交情匪淺。

皇帝不信任我還能信任誰?

皇帝不用我,又還能用誰?

現在裝裝病,馬上等時機成熟再出麵,收拾局麵就好了。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