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明必爭地

WWW.cmxsw

所謂的禁商令,具體來說便是“五禁買五禁賣”,都有哪些?

禁買黨項牛羊駱駝;

禁買黨項戰馬;

禁買黨項穀麥;

禁買黨項山貨,如麝香、毛褐、皮毯、羚角、牛角等;

禁買黨項銅鐵。

以上是“五禁買”,還有“五禁賣”。

禁賣黨項戰馬;

禁賣黨項粟麥;

禁賣黨項銅鐵,及刀劍、弓弩、甲冑等;

禁賣黨項茶、酒;

禁賣黨項棉布、絲帛,還有最重要的青白鹽。

先前清剿慶州的東山黨項,高嶽采取的先用互市套買黨項戰馬,然後雷厲風行地突襲剿滅。但這次高嶽要動用禁商令,徹底削弱各部黨項的抵抗力量,逐步蠶食,讓他們困竭而亡,情況不同,手段也不同。

在高嶽的禁商令範圍內,先前所開設的數處邊境榷場,如驛馬關、彭原、甘泉等舊的互市場所統統關閉,當地常駐的商隊,全部被高嶽“包養”下來:隻要為軍隊跑轉輸,就有收入,錢也好絲帛也好,統統給你,但是嚴禁和渭北、白於山和夏宥的黨項蕃落做生意,更不準走私乃至藉此出賣情報,一經發現有觸犯禁商令的,所有財物全部籍冇,首犯梟首示眾,從犯配流西北的“犯人屯”營田。

這會兒聽完高嶽進兵方略及禁商令後,譚知重有些放心,但他還是擔憂:白於山各處隘道,相隔很遠,首尾不能呼應,如遭黨羌於險地設堡阻遏,或遭其埋伏、劫糧,又該如何?

高嶽微笑說都統監軍使儘可安心:

“大略上,平羌亂我是先山南,後山北;然而在奇策上,我則是先山北、後山南,隻要此策略功成,白於山三路,我唐軍來去自如,拓跋朝暉隻能困守統萬城而覆滅。”

“這?”譚知重有些不明所以。

但高嶽也是賣了個關子,他對譚知重說,我將禦營右軍的大營主力屯於慶州便是這個目的,另外這招棋關鍵在剛歸附的沙陀、吐穀渾二王的身上!

言畢,高嶽就把手指,先指在看似和白於山不相及的,位於黃河岸邊的豐安城,而後他修長的手指輕輕一劃,劃到了靈武城處,接著又在鹽州城這裡重重點了點。

如此譚知重、西門粲和諸位大將頓時醒悟,連說節下高見。

數日後,慶州的城頭上伸出的木杆,懸著一串血淋淋的首級,在風中搖晃著,夏末的蒼蠅嗅到血腥的味道,繞著飛舞著,其下豎著木紮,旁邊是貫甲執刀的士兵看守。

紮帖上寫著,這幾位有的是軍中士卒,有的是當地的商賈,在禁商令頒佈後依舊利慾薰心,先是軍卒夾帶鹽,趁機在軍市中交給商賈,而後商賈又越山企圖高價賣給黨項蕃落,結果被遊奕騎兵抓捕到,人贓並獲,明正典刑,罪無可恕,悉數梟首以徇。

城頭譙樓處,譚知重臉色蒼白,用絲帕捂著嘴,遠遠看著這些可怕的首級,對旁邊的高嶽說:“聖主又派中使來催促了。”

說完譚知重讓幾位侍從抬著名貴檀木做的匣子,其上用襄陽漆刷出精美考究的花紋,光是這匣子就值得百貫錢,打開後裡麵是金銀腰帶、細綢單衣、白玉酒樽,還有象牙笏板,“都是聖主賜給三郎你的。”譚知重帶著笑,語重心長說到。

可這些賜物內裡意思也非常明白,大明宮皇帝見高嶽居在慶州,是兵強馬壯、器械鋒銳,心想高三你怎麼還不出戰?焦急下便讓中使來慶州城宣慰,實則就是督促高嶽儘快出兵。

高嶽當即將皇帝所賜的腰帶、單衣、象笏等物恭敬收下,並對譚知重保證:“嶽即擇選剛日,大出慶州,破黨羌盤踞的金明道!”

所謂的金明道,就是高嶽先前觀看地形,連接白於山南北的中道地區(位於如今陝西省的誌丹、安塞等縣),經金明道可至土門,也就是白於山南的蘆子關,然後穿過狹長的隘道,便可由山北的烏延口而出,至柳泊嶺,便是宥、夏州的地界,全是水沙地區。

等到高嶽將己方監軍使西門粲請來後,便對他說:

“金明道北即白於山,東南則是延州三川口,西南經芳池則可抵我大軍所屯的慶州城,乃是要衝中的要衝。”說著,高嶽便用手在沙盤地勢圖上對西門粲也是譚知重一一點明部署,“金明自芳池至我慶州,據野詩良弼所獻出的地理虛實圖,共有三條通道,北道節點為白豹川,中道節點為練馬坪,南道節點為平定川,此三路為官軍和叛羌皆可往來之地,不可不爭!”

說完高嶽也對西門粲使了個眼色,大意是:“先和金明道的六府黨項大戰一場,也是我預定的‘聲南擊北’奇策一環,再者也可搪塞大明宮聖主之(微)口(操)。”

西門粲心領神會,便朗聲問高嶽,那麼三路當中,先以攻哪路為先?

“北道白豹川的更北處,恰好就是長城嶺和百井戍所在,也是白於山、子午嶺交接處,那個什麼司波大野就駐守彼處,本帥先前曾遣虞侯周子平二百騎及千餘義從羌兵去那裡,幫司波大野築壘固守,作為大軍攻略監察白於山的雙目,故而我們就先奪白豹川這條路,掃蕩在此的黨項叛黨後,於白豹川築城壘,與百井戍互為犄角,由此也可對金明道和蘆子關間形成背脅俯衝的態勢,隨後再穩紮穩打,進取練馬坪、平定川兩路,同樣築起城壘扼守道路,如此秋末便能全占三路,再和延州的戴仆射(休顏)、渾侍中合兵,全奪金明道,打通自白於山去夏州的道路。”

西門粲即刻說,某這便將節下的方略讓各位小監軍抄錄在奏報當中,火速送往京師,由聖主閱覽。

冇多久,端居紫宸殿的皇帝龍顏大悅,他看到高嶽的進軍計劃及承諾,便對身邊的執政和內侍說:“高嶽此方略,由朕看來雖然保守,但最穩妥不過,叛亂的小羌蕃落們一旦在這三路被擠壓,便隻能往東奔竄,蝟集在金明道及綏、銀兩處,再等大軍會齊,剿滅洗雪便指日可待。”

然後皇帝自信滿滿地說,那麼最遲到來年,渭北的黨項便能掃清,京畿北門獲寧。

同時,高嶽暗中有意放風出去,讓黨項們知曉他馬上要來爭白豹川。

負責金明道軍事的黨項酋帥,正是尼也族的泥香王子,他如今被拓跋朝暉委以“山南大王”的爵位,全權負責白於山以南的戰局,得到這個情報後,泥香王子便迴應:“無論真假,我方都必須先把百井戍給拔除掉,不然如鯁在喉,如刃置腹。”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