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黨項變農耕

WWW.cmxsw

結果當各位平夏部酋長來殿內時,他們的粗陋讓元暉很不高興,讓這統萬城一點style都冇有——很多人依舊披著臭氣呼呼的毛褐、羊裘,手裡握著鞭子,不是鬍鬚肮臟,就是還禿髮拖著辮子,腳上套著皮靴,好遠就能聞到那讓人不快的膻味,和腳臭味混雜一起殺傷力更大,居然還有個遠道而來的,把臟兮兮的駱駝牽到殿下石柱上拴著,那駱駝撲騰撲騰隻知道屙矢。

元暉強行讓自己減少呼吸的次數,覺得整個殿內的空氣都被玷汙的感覺,當他把渭北的情況說完後,這群酋長根本也拿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在北方的土地上,黨項勇健、魁梧,吃苦耐勞,擅長畜牧、騎乘和射箭搏殺,但他們冇有漢人那樣精細的規劃和組織能力,或者說這統萬城的黨項政權,如果冇有傑出的漢人蔘與進來,幫助建立典章、官製、軍製等等,那麼元暉永遠也隻能是個鳩占鵲巢,跑到統萬城裡來的“沙漠駱駝”,上不得檯麵。

可如今四麵皆敵,哪裡找來漢人幫自己呢?

元暉看著其下嘈嘈雜雜的酋長們,不由得有些淒涼的感覺,“西蕃的援助也不到來,唐軍的圍剿態勢日甚一日,我該何去何從?”

最終還是元暉自己給出決策:

蘆子關太狹窄,渭北六府黨項一二十萬男女豈能很快穿行過來?請泥香王子留少部分人守蘆子關的堡壘,其餘大部分人往東,去白於山南麓的大理河、小理河處,那裡土地肥沃,你們搶種些糧食,依山修起壁壘,足以自持長久。

當元暉說出自己想法後,平夏部酋長們便一鬨而散。

秋末,遵照青天子的安排,泥香王子留下三部共一萬餘黨項,堅守在蘆子關處,而後自己領著十餘萬人,來到大理河、小理河流域,各修堡寨,並在四周開墾田地,除去保留部分牛來耕作外,其餘牲畜統統殺掉過冬食用,希冀來年能收穫糧食,和李自良、王延貴所築的青澗城遙遙相望。

至此這六府黨項活生生被高嶽逼成了農耕民族......

聽到六府黨項東遁後,高嶽大喜,說果不其然中了我的計策,隨即他移書給渾瑊,請他領兵在金明處設下營壘,虛張聲勢,做出要攻打天險蘆子關的態勢,為了聲援渾瑊,高嶽又遣送論惟明的四千慶州神策決勝軍兵趕赴那裡,很快唐軍在這一帶是旌旗如林,鼓聲喧天,來往的大明宮使節絡繹不絕——誰都相信唐軍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進攻蘆子關了。

然而實則高嶽則秘密下令,定武軍、義寧軍的步騎主力,及三千義從羌騎兵,忽然出慶州城北,沿馬嶺河道,過木波堡、方渠,取倉城裡十五萬石糧,動員射士和貧戶隨軍轉輸,並隨各色車輛川流不息,而後直出青剛嶺,短短五日便來到鹽州新城處!

這時高崇文、駱元光和朔方軍康日知共一萬二千兵馬,正屯集在城東的柳泊嶺四周,和嶺山的平夏黨項營砦互相對峙呢!

鹽州新城內隻留三千神策決勝軍駐防。

高嶽與城兵交割了手續後,不等派遣使者,便領著三衙及牙兵們,直接驅赴柳泊嶺處。

胡天八月即飛雪,這時白於山的北和南,幾乎是兩個世界,五原邊界的黃沙已覆上層寒雪,朔風一吹動,遠遠望去是鋪天蓋地旋著,吹在人的顏麵上如刀割般痛楚。

神策決勝軍營地處,高敬奉和高敬仰這兩位兄弟,正凍得縮成團,哥哥懷裡抱著那把奚刀,而弟弟則仗著柄比自己個子高了足足近兩倍的長矟,呆在帥營外的地麵上。

他倆又迴歸給高崇文當執衣了。

陰漠漠的雲氣下,高敬奉挨著篝火,望見一騎白馬載著名紫袍金魚,身披銀灰色狐裘,頭頂氈帽的人物而來,身後跟著群披甲的牙兵,便即刻站起來,和兄弟一道抵住這位的前進,而後指著神策大將軍營帳前的“行馬”,高聲說到是何人!

那人物笑起來,便說小子去通傳你家大將軍,便說有客來訪。

兩位小兄弟便嚷道,如無書狀牒文,我家大將軍豈能見你?

那人物身後的重甲牙兵們都轟然笑起來。

這讓高敬奉很是不快,他覺得麵子遭到傷害了,就對白馬上的人物說,今日必須有牒文,不然就算你是都統四路兵馬的高淇侯,也絕不能入營。

這會兒又是陣轟笑,幾名決勝軍虞侯趕緊跑過來,對高敬奉、高敬仰罵道:“兩個不長眼的髇兒,這便是高淇侯!”

一聽到眼前這位白麪書生,居然就是殺敗西蕃的高淇侯,嚇得高敬奉高敬仰兄弟刷得筆直站立,然後急忙搬開行馬,讓高嶽策馬進來。

這時高嶽繼續溫和地笑著,下了馬,然後詢問“你兩個髇兒,便是鹽州城伍亭長的孩子吧?”

兩位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身世連淇侯都知曉,不由得立在原地,激動地發抖(或者是冷得),說不出話來。

高嶽便把身上披著的銀灰色狐裘解下,係在哥哥的肩上,而後又讓伴隨自己的韋馱天遞送來件棉衣,披在弟弟的身上,用溫暖的手拍拍兄弟倆的頭,“忠於職守,很好,很好,區區兩件衣衫,乃我所贈,切勿推辭。”然後就走進帥營當中。

高敬奉兄弟倆趕緊牽著淇侯的馬去槽前餵養,並且偷偷地藉機看著營內的事態。

一向桀驁的大將軍高崇文,居然也客客氣氣立在下首,迎接這淇侯的到來,讓他坐在中央繩床上,“不愧是殺敗西蕃數萬大軍的淇侯啊!”兄弟倆心中說不出的傾慕。

很快,朔方軍節度使康日知也匆匆自彆的營地趕來,和駱元光一道,來拜謁高嶽。

高嶽也冇有什麼廢話,直接讓三位將軍報平夏黨項營砦的位置,得知萬餘黨項據險,扼守在柳泊嶺、長澤監、烏延口處,阻遏高崇文、康日知部東進。

“所以本帥便將突破口,先放在對麵的柳泊嶺上!”

這便是高嶽事前所說的,戰略上先南後北,但奇策上卻要先北後南。

“攻破柳泊嶺後,便趁勢奪取烏延口、奈王井,將平夏黨項逼回統萬城,隨即便在烏延築城,由此處往南可直通蘆子關,不過九十裡耳,此舉必讓蘆子關駐防的黨項背後受敵,對我唐來說此關隘便形同虛設了。”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