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神器打歌訣

WWW.cmxsw

這下索瑪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西蕃在此處的軍力構成,有雲嶺大論乞藏遮遮所轄的巂州,下有一個“通頰五萬戶”,實則可出兵萬餘,環繞台登城四週五十餘處堡寨而佈設,是且耕且戰。

除此外,還有兩支獨立守備隊伍,即會川防禦使論乞髯和神川都督悉諾律,其麾下各有三千餘兵,不過各自駐防在會川、神川處,和南詔勢力犬牙交錯。

被乞藏遮遮寄予厚望的“援軍”,要來自於南道和青海道,論莽熱的南道擁有五個德論區,即曩貢、西貢、鬆州、臘城和故洪,其中曩貢、西貢和臘城都與巂州相鄰,故而乞藏遮遮需要知會聯絡該三處的德論、節兒:自己在台登城頑抗唐軍,而後各路西蕃援兵來城下,將圍困台登的唐軍來個反包圍,將其徹底擊潰,這是乞藏遮遮所鐘意的“中心開花”戰術。

“索瑪,請求援軍的任務便交給你,事不宜遲。”

得到少主這個命令後,索瑪隻能義無反顧地騎上戰馬,憂心忡忡,反覆叮囑了少主數句,隨即披上鎧甲,戴好兜鍪,和其他二名飛鳥使一齊,攜帶插滿銀鶻的急信,出台登城西北的柳強鎮,涉過險峻高山間蜿蜒的西貢川,隨後往西蕃的西貢德論駐地冇命奔去。

幾乎同時,韋皋與高嶽在黎武城下,集合三軍將士,開始戰前講武。

而今高嶽從定武軍和義寧軍裡各挑選士卒,且大造輕重銃炮、神雷火箭和盾車,充實到“飛山五營”,將其改名為“神器五營”,讓郭再貞、蘇浦為正副兵馬使,人員編製爲四千人,其中三營為“車銃營”,其他二營為“飛山大炮營”。

韋皋親自觀看了車銃營的士卒,是如何演練火器陣勢射擊的:

漢源場的空曠處,五排裹著紅色頭巾,著紮甲外罩棉服的,大約三百名車銃營將士,前首處各有數名幢頭執旗,其後則有鼓手和鑼手。

這群將士四成握著“手把銃”,這種手把銃比起先前的突火管有很大改進,它是發射鉛丸的,形製不再是筆直的,而是由前膛、藥室和尾銎三部分構成,其中前膛為厚度較薄的銅管,不用箍條,而藥室靠後,因其要承受神雷火藥燃燒時的壓強,故而微微凸隆而起,內壁也被加厚,防止炸裂,而尾銎則是後方的一個孔,用於充塞木柄,起泄露殘留火藥氣的作用。

而其他六成將士則手持同樣改進後的“神雷火箭”,用精銅整鑄為三尺長的銅管,前插三五根短箭鏃,綁火藥包,其後鑿有火門,拖出撚子,一經點燃,數根箭鏃一齊奔射而出,狀若火蛇,可飛二百步遠,無論是殺傷敵眾,還是焚燬敵人輜重營砦,都十分便利。

韋皋看見,這群手持火器的士卒,所攜帶的裝備也和其他人不同,除去同樣大小的藥匙(方便定裝火藥)外,還有一串椴木馬子,用於搗實火藥後,而後閉塞住尾銎,使得彈丸和火箭往前全力發射。

這時但見幢頭們紛紛揮動小旗,“一裝銃,二撚線,三裝藥!”隻聽到這群士卒齊齊呐喊著,而後開始按照歌訣所說,紛紛開始操作起來。

不一會兒,幢頭們再度揮動小旗,“四馬子,五投至子,六打三槌”,士卒再度齊齊呐喊,用木馬子不斷搗藥室,響動不休。

接下來幢頭將小旗尖對準前方,“七插箭(丸),八行銃!”眼見士卒們把箭鏃和鉛丸放置在銅銃當中,而後一齊抬起,照準幢頭小旗所指的方向。

這時銅號聲響起,“九聽號頭嗚嗚叫!”

隨即號聲止,猛地一下銅鈸響動,藥撚子全被點著,而後霹靂聲轟轟響起,鉛丸、神雷箭在陣暴烈的煙霧升騰同時,密集地往前射出,將土垛子上的木靶打得七零八落,又是數聲鑼響,“收隊!”前排的士卒們便收齊銅銃,齊整地退下。

韋皋意猶未儘,對這個射銃的歌訣非常感興趣,便讓身邊的僚佐當即記下,說準備也在西川教習火器銃手,而後又讓高嶽要求他的車銃兵們演示多排輪射的戰術,鬨得整個漢源場是火銃火箭聲轟鳴不休。

“攻城的大炮呢?”

“正在黎武城就地鑄造,足有十石之重,可以發射大石丸,是攻撥台登城的絕好利器。”高嶽非常有信心。

黎武城下,大渡河前,許許多多的銅鐵、木炭、牲畜馱獸坐在大皮筏子上,自東川、西川、興元的各條水路,彙總而來,在城下豎起數座巨大的土台,內裡燃火,不斷噴出濃濃的煙霧,許許多多的工匠和鍛奴環繞其間,光著雙足和脊梁,日夜製造著高嶽口中的“絕好利器”。

也就在同時,韋皋也不會等“萬事俱備”,他傳令下去:

中,東川兵馬使謝法成領兵一萬,出定蕃城道,至望星城,進攻台登城的北穀;

西,東蠻三部總管許岌,督兩林、豐琶蠻兵六千,由銅山城道,越大渡河,進擊西貢川、柳強鎮,阻隔西蕃南道對台登城的援軍路徑;

東,黎武城使劉朝彩統三千西川保義強弩手,協同勿鄧蠻兵三千,出清溪路,進擊占據登台城通往三阜城(舊巂州理所地)的大道。

激戰開始了,環繞著望星城、清溪關、木瓜嶺,每日每夜都有唐軍在猛攻拔除西蕃在前沿或縱深設置的堡寨,小規模殘酷的戰鬥連綿不絕。

登台城中,乞藏遮遮不斷根據前線的情報,調整著自己部署。

可他始終不肯領主力出戰,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唐軍現在推上來的,不是戰鬥力不甚強的客軍,便是東蠻的義從,對方武力最為精強的奉義、定武、義寧三軍,始終在黎武城處蓄勢待命,被韋皋和高嶽緊緊握在手裡,像根拉滿弓弦上的利箭,不到關鍵時刻不會引發的。

他父親在華亭慘敗的最大教訓,就是冇料到高嶽會忽然帶更多更強的隊伍趕赴戰場,並趁著戰場力量對比發生扭轉的那一霎那,果決發起突襲,讓他父親尚結讚一朝慘敗,英名喪儘。

這邊,立在武侯嶺眺望南麵戰局的高嶽,其實心中也在縝密地運算著,並帶著不小的擔憂,“希望,隻希望沙州和安西北庭那邊的軍民,能得到回紇援助,牢牢守護住城池,能等到我們在這個戰場勝利的那一刻!”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