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魂斷桑乾泉

WWW.cmxsw

車馬越過石嶺關後,繼續在雄偉的山川間疾馳著。

不過過了定襄縣和唐林縣,他們就逆滹沱河往代州雁門走,至代州後往西北而行,一路奔到了馬邑的勾注山下,來到桑乾河的上遊。

一陣開鎖的聲響,隨後陽光猛然隨著帷幕和板門的開啟,刺入到竇參敏感而蒼白的眼瞼上,讓他無法睜開,接著數支強壯的胳膊伸來,將他拉下了車。

春日的陽光非常的和煦,待到竇參開眼後,滿臉龐和身軀都是洋洋的暖意——在他跪著的地方,緩緩的坡地往下,是片開闊而美麗的湖澤,湖水粼粼,不斷往北湧,在一處山穀間,奔騰為條浩蕩的河流,河流兩岸,滿是沃野之地。

“此是何處?”竇參用微弱的聲音問到。

幾名黨項人麵目的軍將愣愣地看著他,並不答話,旁邊的群漢兵指著西麵一座城池,告訴竇參,“那便是馬邑城。”

“那這裡既是桑乾泉了......”竇參的猜想得到了士兵的認可。

而後士兵們要求就很直接,他們對竇參行禮,“在此送中郎。”

“冇想到最後,我死得還不如元載!”竇參呼號起來。

“中郎命死在這裡,不過身還要往西北再行些路,到惡陽嶺。”這時士兵們帶著譏諷說到。

“高三用心何其毒也!”竇參哭起來,可他很快便無法出聲,因口被塞住,隻能披散著頭髮,嗚嗚著,被士兵拖到了桑乾泉的邊沿。

這時伸著脖子的竇參,恍然看到,這湖泉的四周,長滿了蒲草,也叫水燭,當真是無邊無際,它們雖然冇到開花的季節,可已然碧綠而高大,一陣風吹來,蒲草宛然發出波浪潮水般得聲音,冥冥中竇參忽然聽到了笑聲。

“五,五兄!”竇參的額頭青筋都勒出來了,他奮力四下看著。

五兄終於還是出現了。

也許這裡隻有他能聽到“五兄”的聲音,也隻有他才能和五兄進行暗中的對話。

“時中,當初你在蒲圻來拜祭我廟宇,許下飛黃騰達的願望時,就該想到會有這麼一日,哪有光予不索的神靈呢?”

“司馬尊師說得對,我要被你反噬了嗎?”

“反噬,說得好難聽啊,我都幫你做到中書侍郎了,索取下你的命,算不得什麼的。”

“可那日夢境當中,你明明驅趕白牛來,說我要執牛耳的,五兄你誆騙我。”

“我冇有騙你,這頭白牛有兩條尾巴,是也不是?”

“是......”

“牛有兩尾,便是個‘失’字,這說明你早晚傾覆喪命。結果時中你隻看到牛耳卻不見牛尾,利慾薰心,註定你是無頭又無尾的結局。”

“五兄,五兄,求求你,我身死倒冇有什麼,能不能幫平陵竇氏保住血脈,竇申,竇榮,都可以,求求你......”

五兄倒是停了一下會兒,接著發出詭異的笑聲,“你侍妾上清本來身上已有了你後代,如果正常下去,李唐皇帝倒也不會殺上清和這孩子,可惜啊可惜,你最寵溺的族子竇申,在事敗前毆打上清,踹其腹已致流產,所以平陵竇氏真的無後了,你就安心跟我走吧!”

“......”這時竇參的眼眶裡,滾出了豆大的淚珠。

到底是哀傷,還是悔恨,說不清楚了。

身後,明懷義揮動了手臂,一名手持鋒利宿鐵刀的定武軍騎士,用力對著竇參的脖子劈砍下去。

“嘩!”風驟然而起,明懷義隻見到翻滾的草浪裡,好像拂過一團黑色的影子,是鳥的影子,還是雲的?明懷義冇看清楚,那團影子繞了竇參身首分離的屍體下,接著就消散到了桑乾泉湖水波浪裡,杳然無尋。

而後明懷義、米原攜著竇參的頭顱和軀乾,又奔馳了好一陣,直到黃河君子津渡口邊,登上了惡陽嶺,將竇參的屍體擺在穀口通道處。

這裡相距振武軍的單於都護府,往北不過一百四十裡的路程。

旬日後,撫寧城塞處,高嶽正式把昭告天下的奏疏,呈交到大明宮,裡麵說:

“竇參知事敗不免,鋌而走險,於奉誠軍、定武軍捕拿前自北都脫走,過馬邑,驅惡陽嶺,企圖投單於府,勾連振武軍帥李景略作亂......孰料天網恢恢,過嶺道為山棚賊寇劫殺,死於山麓下,為我軍所獲,驗明正身無誤......”

振武軍城處,李景略伏在馬鞍上,絕望而無目的地奔跑著。

身後,徐抱暉和任迪簡派遣來的騎兵窮追不捨,口中高呼著,奉聖主詔令,擒殺逆賊李景略不絕。

黃河邊,李景略的馬蹄陷入泥沼裡,振武軍士卒射出的弩箭飛蝗般襲來,李的坐騎中箭斃命,李的側肋和腹部也中了三箭,腸子流出,但依舊跳下來,捂著腸子在泥中跑著,最後腸子全都纏繞在了蒲草上,才跌倒其間殞命。

接著李景略的頭顱被砍下,懸在軍城大門處示眾。

訊息到了河套西麵的天德軍,韓遊瑰、韓欽緒父子倆跑得快,直接出軍城,往更北處投大漠去了,消失了蹤跡。

如是,隨著竇參和李景略的死,外加韓父子畏罪潛逃,唐帝國整個河套區域的防線,也完全收歸在高嶽的手中。

很快高嶽便奏請朝廷,請振武軍前節度使張光晟返歸,都知兵馬使徐抱暉至天德為節度使。

振武—天德所形成的三受降城體係繼續保留,高嶽請求按照竇參當初的方案:振武為一萬二千的兵額,天德則為七千的兵額,其中兩軍要保留五千名輕裝騎兵,一旦有事,河東奉誠軍為振武後援,朔方靈武為天德後援,自此我唐北地可安枕無憂。

皇帝答曰可。

不過伴隨著慰勞的中官,一道來撫寧寨的,還有皇帝第二次要求高嶽入京為門下侍郎的詔書。

皇帝的意思是,陸九已按照你當初的建言,不但主持了覆試,還將進士和明經兩科合併,統為進士甲科及第和乙科及第,朕又在殿中親自主持製科,親自取得其中二十四人為“對策高等”,不用守選,統授超擢為西北、朔方的縣令,其中你興元府的韓愈等都赫然在列——朕對你是言聽計從,又和你聯手剪除了竇參一黨,君臣間絲毫無猜忌,你也該滿足朕的心願,為門下侍郎平章事,以前你經營重鎮經營得很好,現在朕將這個國家都托付你治理——陸九此後主要是掌管決策製誥,高三你管施行,班宏管財計,董晉管“伴食”(這條刪去),各有所司,中興在望啊!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