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官護禁軍

WWW.cmxsw

“大政在君的手中,天下何人不信服?陛下須知道,天下的士人百姓和軍卒,信服的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理,而是威、財、權和謀,此四者兼備的話,陛下自當口含天憲,無所不允。”高嶽捧起笏板繼續滔滔不絕,“現今天下事方殷,陛下應急用有實利實乾實效者,以求振興軍國,罪名不過是個虛的,臣之所以希望陛下給竇參定下‘通蕃’的罪名,是因為一者,此罪名可讓關東方鎮無有‘清君側’的口實;二者,此罪在西,也方便關東方鎮自我撇清關係,隻要讓它們自保,它們就會繼續苟存,而不會做猶鬥困獸。”

“卿的意思是,竇參的罪名就是通蕃,參與者隻有李景略、韓遊瑰,由此來緩和朝廷和關東的關係?”

“然也。”

“那也即是說,朝廷在攻滅統萬城的下步,就是要,削藩了。”皇帝說到這話時,語氣切切起來。

高嶽想了想,很慎重地答覆:“臣以為,應該先讓皇唐西北的軍隊在河隴站穩腳跟,逼迫西蕃接受對我唐大為有利的和平,摧垮西蕃在削藩時自背後攻擊我唐的戰爭力量,這樣後方無虞,便可全力往東用兵,淮西、淄青、魏博諸賊便不在話下。”

“那諸賊以何者為先?”

“淮西。”高嶽這次不假思索,“平滅蔡州後,便可解除朝廷的心腹之患,且蔡賊既桀驁,可盤踞的申光蔡三州在各方鎮裡又屬最弱,隻要朝廷下定決心剿滅,那麼隨後便可用杜佑的新漕運方案,過淮西開鑿鴻溝渠,收東南、江淮、荊襄諸道的財賦為己所用,自此其餘方鎮便不在話下。”

皇帝點點頭,接著他回到了原來的話題,“這些都離不開高三你,朕白麻宣下,希冀你為國相,便是如此的想法,此朕真意也,切勿辭謝。”

說到這裡時,可能是太急切,皇帝忽然冇能完全忍住,嘴裡半真半假地說了這句:“你我兩家,幾同昔日郭汾陽與肅代皇帝,哪裡還會有什麼猜疑?隻要你答應朕為宰相,神策和神威軍同樣交給你操練,這多次內亂外患,朕的禁軍始終不能讓朕滿意安心。”

可聽者有意,高嶽心中咯噔下,莫不是我和李萱淑的事情敗露了!

不過高嶽現在畢竟身經百戰,虛晃一槍就抓住皇帝的後半段發揮起來,他直接建議皇帝:“天子六軍乃是皇朝根本,絕不可以交給他人,尤其不能是宰臣、宗室,隻有交給禁內中官纔可放心。”

中官,是皇帝的家奴,又無篡位的可能。

高嶽接著說,莫如召回王希遷、尹誌貞,隨後設“神策京西大營”和“神策京東大營”的中尉,接著再設“殿後神威軍中尉”,共三中尉典掌禁衛,再於皇都巡城監設立“內外樞密使”,內樞密使參預機務,負責皇帝和宰臣間的溝通;外樞密使則負責皇帝和方鎮間的溝通——同時內外樞密使,同樣負責監察巡視整個都城。

此外文思使是“管中官的中官”,南北宣徽使則分管內廷雜務器具,內莊宅使負責皇家的產業田苑,飛龍廄使管禁內和西北的馬坊,內庫弓箭使管大盈瓊林的錢財,神策、神威庫使管理禁軍的賞賜、甲杖、武器,再派駐中官為各軍的監軍使。這樣,整個大明宮這個“內廷”,也儼然具備了朝廷所需的機能,陛下足不出宸中,即能把朝廷乃至整個天下牢牢控製起來。

高嶽所言,實則莫不中皇帝的心思。

皇帝是個貪權的人,這點早被高嶽給抓住了,他對家奴總比對大臣要放心,尤其是楊炎、竇參依次傾覆後,尤其讓他對宰相充滿猜忌和不滿。

所以皇帝再度開口前,高嶽趁機說:“陛下,既然如此的話,那麼還要臣當這個門下侍郎平章事有何用處呢?”

一時間皇帝語塞,無有應答。

是啊,既然權力部門都安排好了,非要把高嶽安插進來做什麼呢,當擺設嗎?

並且,他心中又何忍讓高嶽做擺設啊!他要狠狠壓榨高嶽的年華和光熱,把皇唐複興這個銅爐燒得旺旺的,燒得有聲有色才甘心。

就像現在韋皋也不喜入朝,鎮守西南不也是很好嘛,你召他來當宰相,起的作用不會有當節度使作用大,不過問題是皇帝心中還是渴望宰相—重鎮節度使之間能有個流轉的程式,如此也可防備他們坐大威脅朝廷。

而高嶽彷彿和自己心有靈犀似的,當即就說:“臣先為陛下平羌,而後可忝列中書門下一段時間,再請纓為陛下出鎮山南東、鄂嶽或淮南任一重鎮,以圖削藩大業!”

這話最終讓皇帝大喜,他不由得走下台階,將高嶽扶起,其後便說到:“朕主內,卿主外,而後整個西北、朔方和河東的兵事、營田便托付給卿,以卿繼續為禦營五軍都統長史、黨項招討使、黨項宣慰使,賜通天帶,便宜處置諸般事宜,全權攻討叛羌的統萬城!”

此刻,皇帝和高嶽商討出來的方針便是全麵強化北司(宦官所在)權力,來替代侵奪原本屬於宰相南衙的權力,從而使得皇帝徹底淩駕在整個朝堂之上,此後國事便等同於家事。

至於李泌原先臨終時給皇帝的條陳,現在皇帝對此連模糊的記憶都很難保持了。

大明宮待製院的亭子內,“逸崧你推辭了白麻宣下?”剛準備和高嶽同時主宰政府、大展拳腳的陸贄,非常驚訝地詢問著高嶽本人。

不過高嶽隻是很平淡地說,邊疆的兵事陛下實在無法委托他人,所以我掛個同平章事的頭銜,具體去做事就可以。

“可是,原本逸崧你主掌朝廷三司國計,是繼班蕭公後最好最理想的人選。”陸贄訝歎不已。

這時高嶽反倒有了些心事,他看著陸贄,冇忍住,就詢問說:“陸九,聖主若白麻宣下以你為門下侍郎,乃至中書侍郎,你意欲何為呢?”

“人為邦本,改革稅弊,量出為入,輕徭薄賦,罷廢私庫,充盈國用。”陸贄為母親守喪的這兩年,也不斷地在嵩山豐樂寺裡思量斟酌著自己的施政理想。

高嶽清楚地望見,陸贄在說到這些時,眼瞳裡也在升騰著極有感染力的火焰、光芒。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