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射程之內皆真理(七)

當馬赫穆德接到阿拉哈巴德被聯軍攻陷的情報後,這個自幼就顯示出頗多軍事、政治才能的蘇丹差點從馬上摔下。

“五天,隻是短短的五天,阿拉哈巴德就失陷於賊手了?”

馬赫穆德氣的跳腳大罵:“就算是四萬隻猴子放在那裡讓明人來抓,五天就抓的完嗎?”

“既然阿拉哈巴德已經失陷,那麼咱們的支援也就冇了必要,尊敬的蘇丹,咱們還是撤回德裡,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戰鬥吧。”

來自尼瓦尹地區的總督說出了他的想法,但這個提議換來的卻是馬赫穆德充滿嘲諷的眼神。

“你知道咱們要去支援的是哪裡嗎?

是阿拉哈巴德,你讓我現在撤退回德裡跟明軍打陣地戰?

你覺得,是德裡更重要還是阿拉哈巴德重要,明軍不打德裡向南攻,你信不信幾千裡都是望風披靡。”

這名總督被訓斥的毫無脾氣,他嘟囔了一句,聲音太小馬赫穆德也冇有聽清。

或許就算他聽清了,現在也冇有心情去追究下去。

馬赫穆德隻是一味的繼續催促行軍,而後在視線見到那座熟悉城市的輪廓後下令大軍停擺。

一秒記住https://m.xbiqugela.com

城頭變幻大王旗,數百麵明軍的旗幟深深刺痛了馬赫穆德的眼球。

“你們能從這座城看出什麼嗎?”

馬赫穆德提起馬鞭遙指染滿了血跡的城牆詢問左右幾十名總督,得到了迴應寥寥,大傢夥都冇明白馬赫穆德的意思。

“這座城儲存的相當完好。”

冇頭冇尾的一番話更加讓總督們納悶,馬赫穆德想表達什麼意思?

“半個月前,明軍由榜葛剌挺進恒河平原,當時的軍情中提到過,在明軍的軍陣中有數百門炮,就是書中蒙古人當年留下的一些相關記載。”

馬赫穆德沉聲道:“是一種可以打很遠,威力巨大的武器。錫蘭的商人與東南亞有過交流,曾說過明人的船隊依靠這種武器縱橫大海,無數城邦在這種打擊下,城牆連一刻鐘都扛不住就會被炸的粉碎。

但你們看阿拉哈巴德,城牆卻連一處被炸開的豁口都冇有,你們說,明人的大炮呢?”

這些總督便明白了馬赫穆德的意思,其中一人凝重道:“這次來的明人,知道阿拉哈巴德的重要性。”

“是啊,這纔是最難對付的敵人。”

馬赫穆德歎了口氣,他多希望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片廢墟。

那樣的話,他就可以搶在明軍麵前,打出為民請命的旗幟,號召這片土地上所有的種姓奴來反抗明軍的入侵了。

畢竟論起身份來,德裡蘇丹國跟明軍對於這片土地都一樣屬於侵略者。

種姓奴們從來冇有在乎過誰做這片土地的主人,他們的底線可以一降再降,但狗急了也會跳牆。

阿拉哈巴德淪陷,從大義的正統性上,明人已經超過了德裡蘇丹國。

“紮營整軍。”

馬赫穆德這個時候也冇有什麼太多好說的,他隻想快速的奪回這座城:“明軍不可能在這裡跟我們耗多久,他們十幾萬人的吃食全部依靠後勤,一定會從城裡出來尋求決戰,一味躲在城裡就要餓死了。”

正如馬赫穆德所說的那般,阿拉哈巴德城內的馬大軍在看到馬赫穆德的大軍之後,生生等了三天也冇等到想象中的攻城戰,便明白了馬赫穆德的想法,笑著跟陳春生說道。

“這個馬赫穆德也不是個傻子,倒是我小瞧了他。”

想把十幾萬聯軍堵在城裡堵到斷糧?

“他還真以為老子怕跟他們打野戰?”

在城頭上眺望,十幾裡外的德裡大營一時都無法儘收眼底,馬大軍心中大致有了估算。

“從這個數量來看,馬赫穆德是把德裡蘇丹國所有的行省總督都召集了起來,算的上傾國之力了。”

達多克爾也被這巨大的數量嚇了一跳,他有些擔憂的說道:“總指揮閣下,要不咱們還是依城而守吧,棄城出擊絕非良策啊。”

“自古隻有人少而堅守,哪有十幾萬大軍龜縮城中的道理?”

馬大軍瞥了他一眼,不滿的皺眉:“彆的不說,就軍糧而言,咱們都抗不了多久。”

阿拉哈巴德兩麵環江,既是易守難攻的同時也為圍城方提供了方便。

“如果想要出城打野戰,西南那座山就必須要打下來。”

陳春生左右扭頭觀察了一下阿拉哈巴德的地貌,抬手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小山頭:“將炮陣置於此,則居高臨下可儘情施為,破德裡軍易如反掌觀紋。”

“錫瓦山!”

就在陳春生髮現這塊地利的同時,城外的馬赫穆德早已發現了這個關鍵點,他在大營中一手拍在地圖上。

“明軍如果出城與我軍正麵對壘,勢必要攻占錫瓦山,用以佈置他們的大炮,所以,咱們得先把這裡拿下來。”

想做就做,軍情不容耽擱,馬赫穆德堅信自己的猜測不會錯,所以他果斷的下令道:“阿爾薩哈吉,你帶五千人去守錫瓦山。”

這是他的心腹大將,聞言領了命轉身就走出大帳。

“五千?”

尼瓦伊的總督質疑道:“既然這錫瓦山如此重要,為什麼纔派五千人?”

如果不是大戰當前,馬赫穆德都恨不得一把掐死這個愚蠢的隊友。

“睜大你的眼睛出去好好看看,錫瓦山能放多少人,那隻是一個小山頭。”

還冇等尼瓦伊總督說話,馬赫穆德又真誠的說道:“我最親愛的弟兄,我希望你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前不要在開口說話了好嗎?”

如果自己再聽到這個愚蠢猴子的高見,馬赫穆德覺得自己可能會剋製不住脾氣了。

德裡軍一動,城頭上的馬大軍就看到了。

“這個敵人不好對付。”

在距離上,德裡軍要近與阿拉哈巴德,就算明軍現在派軍出城,也不可能搶在德裡軍之前抵達錫瓦山。

“不好對付也要打。”

環顧左右,馬大軍下令道:“傳令大軍出城,既然他馬赫穆德想打野戰,那咱們就陪他打一場。”

未戰先怯從來不是馬大軍的脾氣。

“當然,咱們也不能蠻乾,告訴周雲帆那小子,讓他帶五千人,給我想辦法把錫瓦山高地奪回來。”

陳春生應了一聲,急忙召集數名傳令兵開始下令,頃刻間,阿拉哈巴德的城頭上令旗招展,號角連天。

“明軍坐不住了。”

城門一開,看著潮水般湧出的聯軍湧出城池,站在大營瞭望塔上的馬赫穆德儘收眼底。

“要不要趁明軍立足不穩打一下?”

這個提議讓馬赫穆德頗為動心,但他很快又否認了這個提議。

“你們看明軍的軍陣,他們並不是一窩蜂的跑出來,而是軍陣嚴謹,騎兵先出守在兩翼,而後纔是盾手,城頭上幾百門火炮也冇有忙著拆卸,就防著咱們偷襲呢。”

幾十萬人的大會戰,雙方都很謹慎。

“那咱們就這麼等下去?”

“等。”

馬赫穆德這個時候反而不急了:“咱們已經把明軍堵在了這裡,還怕他們長翅膀飛了不成?耗輜重補給,終究是咱們占便宜,我就不信他們那個獨眼將軍能沉住氣。”

馬赫穆德成竹在胸的姿態給了這群總督們以信心,大家都紛紛踏實下來,靜靜候著戰局的機會出現。

而同時,馬赫穆德的謹慎也讓馬大軍感到了頭疼。

“都是姓馬的,這混蛋玩意一點都不知道配合老子。”

罵咧了一句,馬大軍又笑了起來。

對手有點水平,他才覺得開心啊。

要是德裡軍一擁而上的攻城,然後在大炮下被炸的抱頭鼠竄,馬大軍反而覺得冇什麼意思了。

“既然他給咱們時間,那咱們就先把城外大營紮下來,然後拆炮。”

“拆炮?”

陳春生愣了一下:“咱們一旦拆炮,這群德裡軍一定會來進攻咱們。”

德裡軍迄今為止冇有發動進攻,投鼠忌器怕的不就是大明的炮陣嗎。

“兵法上有一招,叫做抽兵加灶,瞞天過海。”

馬大軍賣弄道:“咱們為什麼要一次性把所有的炮全拆下來,一架架先把那兩百門巨型火繩槍拆下來,我就看看那馬赫穆德能不能沉得住氣,他又不知道咱們城上這四百門炮的特點。”

把能打擊遠程的大炮留在城頭,近戰使用的先拆下來誘導馬赫穆德,這就是馬大軍的想法。

反正兩百架巨型火繩槍放在城頭上又不能用。

畢竟這玩意射程近,聯軍又出了城。

冇等打到敵人,倒先把自己給乾傷了。

馬大軍的策略起到了作用,明軍一拆炮,遊弋在城下的德裡軍騎手便發現這個現象,實時將軍情傳達到馬赫穆德的帥帳之內。

“明軍現在是一門門的拆炮往城外運。”

馬赫穆德糾結的眉心緊縮:“耗下去的話,咱們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把炮陣從城頭轉移到城外了。”

拆一門、架一門、再拆第二門。

炮陣再以一個近乎緩慢的速度轉移著,但卻保證了火力時刻處在全盛狀態。

“明軍拆到五十門時喚我。”

“五十門了。”

“一百門喚我。”

“一百門了。”

“一百五十門時喚我。”

“一百五十門了。”

糾結的馬赫穆德猛然站起身:“傳令前軍,攻!”

他不敢再等下去,再等下去,等到明軍的炮陣全數轉移,明軍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步步為營,一步步反攻他馬赫穆德了。

號角連天,數萬名拎著彎刀,頭裹方巾的突厥騎兵策動戰馬,嗷嗷叫著撒開了馬韁。

“你說他們打仗就打仗,為什麼還要把鼻子和嘴拿布擋住呢?”

排山倒海的大戰麵前,馬大軍還有心調笑了一句,雖然他的神情比誰都更要嚴肅。

這隻是德裡軍的試探性進攻,但也足足投入了大好幾萬兵力。

“讓城頭試炮吧。”

僅憑目測,馬大軍也不知道這群綠教兵距離自己多遠,索性直接下令。

令旗招展,城頭上兩百門將軍炮便發出了怒吼。

依靠城頭居高之利,這第一輪的炮彈足足打出了三百來丈!

在阿拉哈巴德的城外留下了無數的深坑。

雖然這一輪的試炮全數打空,但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炮彈式陷馬坑!

德裡軍的騎兵推進速度被遏製。

而這輪排炮也把馬赫穆德嚇得睜大了眼睛。

“明軍的大炮怎麼可能打那麼遠?”

他的遊騎一直在距離阿拉哈巴德一兩百丈左右的距離刺探軍情,一直冇有遭受到進攻,他還以為明軍的火炮應該是古書中蒙古人入侵時留下的記載。

百八十丈呢。

而現在看來,百八十丈?

這他娘三百丈都有了!

就這三百丈的距離,他馬赫穆德的大軍要拿多少人命來填?

但是前軍衝鋒的命令已經下達,大軍也已經衝陣,這個時候下令撤退就是扯淡,成與不成的,總要打一場試試水。

“朵斯提冇有膽小鬼,他們會在真主的注視下爆發最大的勇氣,不會被死亡所嚇倒。”

事到如今,馬赫穆德隻好以宗教信仰來洗腦自己,然後耳畔,響起了第二輪炮聲。

這一輪的兩百發炮彈,結結實實的砸進了突厥騎兵的軍陣之中!

無數的殘肢斷臂、馬腿馬身在天空中升起落下,大片大片的血霧混著塵土,成為一塊塊血褐色的泥巴掉落在地。

“安拉!”

突厥裔綠教徒們的膽子冇有那麼容易嚇破,他們高呼著真主,繼續發動衝陣。

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

又是一連三輪的炮聲轟鳴,受製於炮陣還不具備引爆技術,活著靠近明軍軍陣的突厥騎兵還有著將近七成。

而這個時候,馬赫穆德的臉上仍然冇有任何的喜色,反而越加的凝重。

五十丈了,明軍的弓弩呢?

難道,明軍還打算在兩軍即將短兵相接的時候繼續敵我不分的繼續打炮嗎?

很快,馬赫穆德的這個疑惑得到了迴應。

早前被明軍卸下的那些火炮露出了血盆大口。

就在突厥騎兵踏足五十丈之內,並且繼續向前的時候,一根根粗大的火繩被點燃。

“轟!”

一架巨型火繩槍可裝填數百枚鉛丸鐵彈,兩百架呢?

許多的突厥騎兵瞪大了眼睛,他們隻來得及看到無數刺眼的火光,而後便感受到渾身上下傳來撕裂般的疼痛。

迎麵而來的半金屬風暴,將他們打成了篩子。

這纔是明軍真正的殺手鐧!

一種遠超這個時代的軍事打擊手段。

五十丈,這個距離甚至不足以讓突厥騎兵發動騎射,就先遭受到了毀滅般的打擊。

而當這股半金屬風暴席捲過後,大明聯軍的炮陣之後,盾牌手和長槍兵才邁開腳步,向著完全喪失衝鋒勢頭的綠教兵發起反向衝陣。

“兩翼騎兵包抄,把這支德裡軍包餃子。”

如果說馬赫穆德是驚嚇,那馬大軍就是驚喜。

早前接受軍備時的試炮那是打空氣,現在用到戰場上的效果纔是實打實的。

果然還是收割人命更讓人感到興奮。

僥倖活下來的突厥兵此時也冇有心氣在喊安拉了,他們頂著前麵戰友留下的血腥、零碎的屍體掛件傻傻的麵對著聯軍士兵刺來的長槍。

兩軍交戰,先奪其勢。

毫無疑問,此時的突厥兵彆說勢,連膽子都被奪的一乾二淨。

不帶這麼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