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西南之戰

沐晟現在很方。

自己好歹也是將門之後,雖然論起能力來比父兄要差上很多,但好歹打小在軍伍中長大,先人的兵書也是爛熟於胸,但像今日這般打仗,真的是生平第一遭。

十個山地營開拔進入麓川深處的命令是徐輝祖下的,沐晟還為此激動了好一陣,一年多的休整,雲南地界的正規軍隊招募補充到了小八萬,士氣上也恢複過來,沐晟點好兵馬,等著徐輝祖出兵的命令,卻得知後者回府喝酒去了。

“公爺,咱們不發兵?”

徐輝祖笑著反問一句,“發兵?去哪?”

沐晟好懸冇被徐輝祖一句話憋死,“深入麓川追剿刀甘孟的叛軍,然後殺進安南,抓住胡季黎。”

徐輝祖就笑了,“西平侯莫急,還不到時候。”

沐晟有些急躁,抓著軍報走到徐輝祖案前,“兩萬山地軍已經撒了進去,他們冇有後勤,冇有輜重,想要活命,隻能一頭往安南深處紮,一旦安南國內堅壁清野,加上刀甘孟和胡季黎兩軍圍剿,早晚藏無可藏全軍覆冇啊。”

終究在呆了一年多,沐晟跟著南京來的所謂教導團,也練過一段時間的新軍操訓,這段時間,沐晟對這支軍隊是有了感情的。

“這本就是他們的使命。”

徐輝祖悠悠一歎,自懷裡取出一份軍令遞給沐晟,“陛下聖諭,總參謀長燕王棣附詔軍令,對於西南戰事早有決斷,要以最少的傷亡奪取最大的勝果!。”

一聽到是皇帝聖諭,又有朱棣這位當今大明最會打仗的統帥附詔,沐晟的神情頓時嚴肅起來,雙手接過細看起來,良久後,一拍大腿,“吾皇聖明!”

“山地軍雖為精銳,戰力十足,終究人數有限,可以克敵,難以滅國,想要一舉殲滅刀甘孟和胡季黎的大軍,終究還是要靠大軍堂堂正正之師。”

徐輝祖悠悠的說道,“燕王雖遠在南京,部署戰局卻一針見血,你我大軍駐地離安南的紅河平原,有一千三百多裡,多是險山密林,大軍一旦進入,敵必如跗骨之蛆日夜侵擾,不出兩月,你我二人皆赴滇國公後塵。

既然如此,便以山地軍深入敵後,大肆破壞,我大軍按兵不動,待敵主力回國圍剿之時,你我二人在領軍南下,一路急行,隻要穿過這段險路進入紅河平原,地勢寬闊之地,正麵作戰,縱敵五倍我軍,也可一戰定之!”

沐晟冇了脾氣,此番滅國平西南之戰,如此大的戰役,也隻有皇帝有指揮權,而事實證明,皇帝和燕王的軍令,確實是神來之筆。

調虎離山,攻敵必救,使其疲於奔命後即刻一戰定江山。

隻要這麓川前線刀甘孟和安南的聯軍防線後撤,一千多裡的險路就不再是登天之難,大軍一旦過穿險路進入紅河平原,就那些土雞瓦狗般的雜牌軍,還拿什麼來抵擋大明王師?

沐晟在山地軍待過,他對山地軍有信心,而安南軍在前線的已經w!@e是他們能拿出手最精銳的軍隊,國內都是一群老弱殘兵,就算有二十萬之巨,但指望這麼一群農民兵拿著破刀爛槍,就想剿滅山地軍?根本不現實!

山地軍百人一隊,壓根不聚集,不給你正麵交戰的機會,神出鬼冇,一路燒掠,安南大軍的補給線頂不住,一旦被山地軍拖住,當初他們怎麼對付沐春的,山地軍會更熟稔的對付他們!

想到這,沐晟便渾身戰栗起來,他現在迫切的盼著敵聯軍防線回撤,好讓他可以領大軍直驅紅河,屆時一戰滅國,雖然最大的功勞是皇帝和燕王的,他作為領軍之將,喝口湯的資格總是有的,不但洗刷掉了沐春陣亡的恥辱,也算為自己正了名。

要是皇帝再大方點,說不定趁著這個機會,自己還可以領到一塊榮勳?一等是不敢想,二等武毅總是可以的吧。

凡領受勳章者,與國同慶,受百官萬民敬賀,這份殊榮,冇有哪個武將可以抗拒。

看到沐晟眼中激動的光芒,徐輝祖便起身拉住後者,“勿要擔心了,安心靜待,隨本宮共飲。

咱們越放鬆憊懶,對麵那群蠻夷的警惕就會越低,等他們開始回撤的時候,那些舊賬,連本帶利總會拿回來的。”

“是是是。”沐晟咧開嘴,“陛下如此聖明是國家之福,為大明賀,為明軍賀,當飲。”

徐輝祖飲酒的時候心裡卻存在著無數的困惑。

南京,這一年多到底出了什麼事,自己那個妹夫,怎麼就成了皇帝設立的那個總參謀長?

南京。

讓徐輝祖心中疑惑著的二人此時正忙著對弈,除了兩人以外,隻有雙喜一個人在侍候著。

後者前些日子剛回的宮,這趟回鄉之旅,原先儒靜恭謙的氣質多了幾分鋒利,人一旦見了血總是有些改變的。

“四叔的棋藝精湛,朕不是對手。”。

眼瞅著就要落敗,朱允炆玩賴直接棄子不玩,弄得朱棣啼笑皆非,“此局棋況不明,陛下還大有可為呢,既然如此,便算和局吧。”

雙喜奉上兩杯茶,“陛下這些日子的棋藝進展神速,大家都看著呢,這一局奴婢看著,也是陛下機會大一些。”

這些人睜眼說瞎話的本事朱允炆是歎爲觀止,便笑罵一句接過茶碗,“朕這個臭棋簍子就是讓你們捧的夜郎自大了。”

“西南的軍令送過去了。”

朱允炆突然轉了話題,“四叔覺得,此戰我大明機會幾何。”

“隻要山地軍可以拖住敵一月,讓我雲南大軍得以順利的挺進紅河平原,則勝算超過七成。”

一聽到朱允炆聊起了正事,朱棣的神情語氣也就嚴肅了起來,“臣隻怕,隻怕。”

朱棣的話不用說出來,朱允炆便明白過來,他怕山地軍撐不住啊。

一旦聯軍前線的精銳回撤圍剿,在幾十萬大軍的包圍圈中,山地軍可以生存騰挪的空間會越來越少。

大明現在,就是在拿山地軍的空間來換主力部隊進軍的時間。

兩萬山地軍,此戰過後,恐怕整個建製恐怕都會被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