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提點

謝錦嗯了一聲,“改日抽空可以回去看看你的母親。”

“多謝九爺。”

謝錦冇再說什麼,帶著軒轅塵去了靖王府。

靖王夫婦這兩天為了操辦兒子的婚事,忙得腳不沾地,王府下人都在忙忙碌碌,聽到謝錦求見,靖王著實一愣:“謝家小九?”

管家點頭:“是。”

“找世子的?”

“不是。”管家搖頭,“九公子是來找二少爺的。”

靖王有些意外,卻又不是那麼意外的,思忖片刻,吩咐道:“你直接把謝九帶去華兒的院子裡。”

“是。”

靖王跟謝首輔一個輩分,謝錦這個晚輩臨時登門拜訪,按照禮節應該先來拜見靖王這個王府之主。

不過靖王自己發了話就等於是免了禮節,也省了謝錦迂迴的時間精力。一秒記住http://

軒轅華這兩日也一直待在屋子裡看書,未曾出門,王府裡所有人都在為大哥的婚事忙碌著,他幫不上什麼忙,隻能儘可能地不出去添亂。

他這個年紀離成親還早了些,正是讀書已成即將考取功名的年紀,可身為庶子,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既不能跟嫡子一樣隨心所欲地出門,也不能堂而皇之地參加世家子弟之間的各種宴會,平日裡無所事事就隻能看書打發時間,大多時間都埋首在書冊之中,跟知識文章打交道。

當然,對於軒轅華來說,眼下的生活方式他其實是滿意的,考取功名雖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可以前皇太孫的性情讓他對仕途望而卻步,他無法想象那樣暴戾無常的人若真做了皇帝,東陵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冇有勇氣效忠那樣的君王,所以遲遲未曾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

如今女皇陛下已登基,因今年的入試時間已經過去,他需要等到明年——新帝登基,按照慣例都會加增一次科舉,選拔年輕新貴入朝。

對於天下學子來說,這是一次多出來的機會,極為難得。

因為科考通常都是三年一次。

軒轅華心裡想著女皇陛下讓他和阿塵一起進宮做侍讀的那番話,行事就越發低調安靜,生怕在這個節骨眼上惹了什麼禍事上身。

若是能順利在攝政王身邊曆練一年,得到攝政王和女皇陛下的認可,到了明年秋,他就可以憑著這點資曆征得父王和兄長的同意,參加來年的秋闈。

憑藉著科考入仕,才能證明他的才華和學識,讓他堂堂正正地入仕為官,效忠君王,為東陵社稷和天下蒼生儘一份微薄之力。

“二少爺。”管家進門稟報,“謝家九爺來訪。”

軒轅華正坐在靠窗的書案前看書,聞言著實怔愣了一瞬,隨即確認道:“謝九公子?”

管家點頭:“是的,二少爺。”

“九公子找我有事?”軒轅華不解,隨即意識到什麼,連忙起身道,“先讓九公子進來。來人!奉茶——”

“阿華弟弟不用太緊張。”謝錦自顧自地抬腳跨進門檻,長身玉立,從容閒適,“爺過來就是為了看看你,順便弄清一些事情。”

軒轅華正要問什麼事,卻瞥見謝錦身後還跟著個少年,頓時訝異:“阿塵。”

軒轅塵溫潤淡笑:“我還冇來得及跟你道謝。”

軒轅華不解,正要問一句“謝什麼”,驀然反應過來,嘴角亦揚起溫和笑意:“不用謝我,我什麼都冇做,該多謝九爺纔是。”

他能做的,充其量也就是幾句話把事情的真相告訴給女皇,抱著一絲希望求助能求助的人而已。

女皇願意施恩,謝九爺從魏王府那個狼窟把軒轅塵帶了出來,他們纔是真正應該被感謝的人。

謝錦進屋打量了一眼軒轅華的住處,乾淨整潔,屋子也還算不錯,比之前軒轅塵在魏王府的住處好多了。

聽到兩人對話,他轉頭瞥了一眼軒轅華,淡淡道:“謝我做什麼?爺也是奉命行事。”

說著他在書案前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隨手翻看了幾本案上的幾本書冊:“最近都在讀書?”

軒轅華點頭:“多看些書總是好的。”

“稍後隨我進宮去見攝政王。”謝錦靠著椅背,聲音淡淡,“進宮之前,有些規矩提點一下你們二人。”

兩個少年聞言,神情微凜,像是犯了錯的學生站在夫子麵前,乖巧恭謹地聆聽訓示。

他們二人因為同是庶子的關係,行事說話一向拘謹謹慎慣了,謝錦雖然不是他們的父王兄長,可一來他是首輔嫡子,二來他對軒轅塵有恩。

三來,他的行事作風一直就讓人畏懼得很。

所以軒轅華和軒轅塵兩個年方十七的少年,在謝錦麵前真的不怎麼敢放肆。

“不用緊張。”謝錦揚唇笑了笑,“爺也是好意,提點你們三言兩語,避免你們進宮以後犯了攝政王的忌。”

“是。”軒轅華垂眸,“我跟阿塵一定好好記著九爺的話。”

謝錦嘖了一聲,他本意是讓他們放鬆一下,怎麼這兩人跟榆木似的,反而越發拘謹?

他有這麼可怕麼?

謝錦摸了摸自己的臉,這張臉生得應該還可以吧,不至於讓小兒啼哭,那更不至於讓眼前這兩個少年怕成這樣啊。

算了。

這些不重要。

“首先記著最重要的一點,不管在任何時候,彆惹女皇陛下不高興。”謝錦淡道,“政務上若有不同見解,可以直言在攝政王麵前提出來,提得有理冇理都不會惹禍上身,但若是讓攝政王覺得你們冒犯了女皇,後果應該不是你們能承擔得起的。”

兩個少年認真地聽著,適時地點頭。

“有關官員勸諫女皇選皇夫的建議一律彆理會,彆自作聰明亂說話,否則後果同上。”

兩人繼續點頭:“是。”

謝錦輕哂,身子放鬆了些,聲音聽著也散漫:“到了攝政王身邊做事,你們唯一需要聽的就是女皇和攝政王的旨意,切不可在羽翼未豐時與任何大臣有什麼密切來往。”

“多做事,嘴巴要嚴實,學會必要時的沉默。”

“不管是禦書房還是大正宮裡發生的事,當時事當時了,走出那個地方就彆再對任何人提起——記住,這是大忌,為了你們的小命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