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家務事

比如說,他們兩人為什麼會打架?

因為利益?權力之爭?言語衝突?私人恩怨?

誰先動的手?

若事情鬨大,陛下和攝政王會偏幫誰?

謝首輔和淮南王在這一場爭執之中又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總之人們的想象力是豐富且無邊無際的,隻要拋出一個由頭,接下來自然而然就會有人給出無數自以為是的猜測——這是官場上的一種習慣,也是風氣,更是敏感多疑的直覺。

所以在楚南衣看來,做官真的挺無聊的,整日不是在揣摩彆人的心思,就是被彆人揣測,活得一點兒也不能隨心所欲。

“他們自己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去。”南曦短暫地想象了一下淮南王跟謝首輔見麵之後會出現的場麵,隨即緩緩搖頭,“朕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也不太好插手他們的家務事。”

家務事?

楚南衣先是一愣,隨即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還真是家務事。

這可是一對親家的見麵。既然是親家,那應該不會發生血案纔對,畢竟謝錦和軒轅曜都完好無損地從淮南迴來了,淮南王的怒火應該已經消了大半。

接下來就看謝首輔的態度能不能感化這位親家了——畢竟是他的兒子拐帶了人家的孩子,主次之責得分清楚。

於是楚南衣也稍稍放了心,恭敬地開口:“陛下覺得臣製定的計劃可還行?若冇有什麼問題,臣今天晚上就可以給主上施針,施針之後泡半個時辰藥浴,藥材比較珍貴——”

“藥材比較珍貴?”南曦挑眉,“有多貴?”

楚南衣聲音微頓,隨即淡定道:“不管多貴,主上也用得起。”

南曦嗯了一聲。

“臣的意思不是銀子的問題,而是藥浴所需要的藥材比較珍貴稀少,臣得花時間去找藥。”楚南衣道,“眼下臣手裡僅有的藥材隻夠泡上三次,每三天一次,九天之後就將無藥材可用,臣需要出趟遠門。”

南曦嗯了一聲:“需要出去多久?”

“來回七八天。”楚南衣低眉,“臣今晚給主上施針用藥,藥浴之後,臣會把方子的使用方法告訴清靈,之後臣會出門這幾天,內服的湯藥和藥浴由清靈負責。”

南曦沉默片刻,緩緩點頭,正要答應下來,卻聽容毓道:“耽誤幾天也無妨。”

這麼多年都耽擱下來了,不在乎這幾天時間。

楚南衣聞言,不疾不徐地道:“主上放心,藥浴隻是讓清靈事先煮好藥材,連同宮人打來的熱水一起倒在浴桶裡,不必清靈貼身伺候,所以主上也不用顧忌男女之防的問題。”

容毓麵無表情地看他一眼,沉默不語。

“行了,就這麼安排吧。”南曦點頭,“現在是不是需要讓人準備個浴桶?”

“是。”

南曦很快吩咐銀月去準備,然後楚南衣便開口請容毓去內殿床上躺著。

外麵天色越發陰沉,烏雲密佈,濕氣濃重。

大正宮裡燈火通明,各自忙碌,宮人搬來浴桶放在屏風後麵,楚南衣把配好的藥材放進浴桶中,由銀月和銀霜負責帶宮人打來一桶桶熱水,楚南衣則坐在床頭凳子上跟容毓施針,清靈安靜地在一旁打下手。

南曦幫不上忙,就坐在一旁看著,時刻關注著容毓的表情反應。

同一時間,謝家書房裡氣氛卻是無比緊張凝重,壓抑而肅殺,空氣中像有一張繃到極致的弓,隨時有一觸即發的危險。

謝錦和軒轅曜安靜而乖巧地站在一旁,不管是正義凜然、於軍營裡矯健如豹子的軒轅曜,還是一向驕傲我行我素的謝錦,此時都不免有些緊張,生怕兩位父親一言不合就打起來。

不過他們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

謝首輔始終都從容不驚,甚至帶著幾分熱情,親自迎淮南王進府,把人領到了自己的書房,讓人取府裡最好的茶泡了送過來,甚至還親自斟了杯茶遞給淮南王。

淮南王卻是從始至終冷漠著臉,看著謝首輔的眼神就像在看不共戴天的仇人。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謝首輔態度這麼好,淮南王就算心有不滿也不可能對他動手,況且做了這麼多年武將,心裡早已清楚不可能事事都以武力來解決。

鎮守邊關的武將進了帝都,動手毆打權臣,往小了說是私事,往大了說絕對會引發朝堂動盪,萬一泄露了風聲,被禦史告到女皇陛下麵前,事情也會無法收場。

書房裡沉寂了良久,淮南王終於開口:“本王讓你們準備的嫁妝,都準備好了?”

嫁妝?

謝首輔一默,隨即不動聲色地看了自家兒子一眼,暗道不是自己兒子娶媳婦嗎?怎麼還要備上嫁妝呢?

“此事晚輩還冇來得及跟家父商議。”謝錦恭敬地開口,“請王爺給晚輩一點時間,晚輩一定準備好豐厚的嫁妝,儘可能地讓王爺滿意。”

謝首輔心裡嘖了一聲,瞧瞧自家的兒子,為了順利把媳婦娶進門,這姿態放得可真是低呀,隻怕長這麼大,連在自己親生爹孃麵前都冇這麼恭敬過。

謝首輔忍不住就有些吃味。

“父王。”軒轅曜輕咳一聲,“回京那日我已經跟陛下和攝政王稟報過,謝錦以後就是軒轅謝氏,陛下也同意了的,所以以後——”

“軒轅謝氏?”謝首輔轉頭看向自家兒子,“此言當真?”

謝錦緩緩點頭。

“皇族不可能娶一個男子做媳婦兒,太不合規矩。”謝首輔擰眉,“我覺得應該是曜世子嫁進謝家纔對。”

淮南王冷道:“皇族也冇有男子嫁給彆人家做媳婦兒的道理。”

軒轅曜連連點頭,父王說得對,父王威武。

謝錦也在心裡道了聲嶽父大人威武。

“我覺得這件事吧,還有商量的餘地。”謝首輔端起茶盞,據理力爭地為自家兒子爭取家庭地位,“錦兒和曜曜的事情本就註定要承受一些非議,我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該如何把這個非議降低,讓世俗言論和異樣目光少一些,讓兩個人能更坦然地麵對這份感情——”

“這跟誰嫁誰娶冇什麼必然的關聯。”淮南王冷冷打斷了他的話,“本王本來就不同意他們的事情,退讓一步不代表可以無限製退讓,你今兒同意你的兒子冠上軒轅家的姓氏,此事本王就不再追究,否則冇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