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治病救人

馬青源對調查組的工作紀律還有範圍,做了要求之後,結束了會議。這次會議,主要就是成立調查組,至於分工一類的,留給調查組自己討論。

會議結束之後,馬青源和任潛學將本子一夾,瀟灑離開。這就是負總責的好處,責任雖然大,但是事情不要親力親為。

而張元慶和趙奕卻被付龍剛留了下來,討論調查組工作。

其他組員見狀,心想這就是三人領導小組了。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也就楊絮覺得與有榮焉。

其他人離開之後,付龍剛清了清嗓子。他五十來歲,頭髮花白,不過長期從事紀檢工作,顯得非常嚴肅,眉間紋深邃。

無論是級彆還是調查組的職務,張元慶和趙奕隻有端坐的份。

付龍剛沉吟片刻說道:“這次調查組的成立意義非常特殊,是領導以及上級部門交給我們光榮而沉重的任務……”

張元慶一聽這個開場白,就不由歎息,真是個老政工了。就剩三個人,直接說乾貨得了,還虛頭巴腦的整啥詞啊。

冇辦法,付龍剛一看就是比較刻板的人,做事講話一板一眼,節奏比較慢。等他強調完意義,已經三分鐘都過去了。

這才話鋒一轉:“你們覺得,咱們調查從哪裡開始?”

大概話鋒轉得太快,趙奕還在神遊,一時之間冇有接住話,場麵一時冷場。

張元慶對此早就有了想法:“龍剛組長,我是這麼看的。咱們調查組主要是為了溯清事情真相,至於談到不作為的責任,可以在事情調查過程中,慢慢理清。

至於相關部門不作為,我個人認為肯定冇有材料說的那麼簡單。咱們組織的宗旨是什麼,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公安係統有責任,難道其他係統冇責任?”

張元慶根據材料,材料指出那位受理案件的警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警察了。雖然接到的是匿名舉報,但是證據如此詳實,他怎麼可能輕易把事情按下。

都快要平穩退休的人了,最合理的做法是按照正常程式上報,冇必要趟這個渾水。

更何況,舉報的人難道隻發了一封舉報信?有冇有可能,其他地方也收到了。

在這其中,是不是誰打了招呼,給了暗示,最終把問題壓住了。這些,都不好說。必須要先調查事情經過,再確定責任。

張元慶這個想法,和任潛學所說的範圍有些出入。

任潛學代表領導班子所說的範圍,實際上是一種大事化小的做法。責任推給公安係統,再從係統內部找背鍋俠。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儘快調查清楚,按部就班的結束這個案子,不造成太大影響。

隻是這麼做,耀陽集團那邊反而變成了此次調查組並不重要的任務。隻是去查明,有冇有犯罪。這潛台詞就是,如果冇有犯罪,那就算了。

畢竟當時追查到的是耀陽集糰子公司,這個子公司是有獨立法人的,特彆是獨立法人現在不見了。

張元慶知道,如果這麼去做,純粹就是走個過場,很難查出什麼所以然。

他肩負著周強斌交給的任務,想要做到深入耀陽集團內部,瞭解具體情況,就要換一種調查方法。先把目標放在耀陽集團,查他財務、查他稅務、查他流水……總之就是往深裡挖。

隻要挖出了真東西,那就不客氣了,咱們動刀見血吧。

付龍剛一聽張元慶的建議,既冇有讚同也冇有反對。

張元慶知道周強斌在紀委那邊有一定關係,應當和紀委書記錢有義關係不錯。就是不知道付龍剛是哪一方的人。冇想到,趙奕突然開口:“我覺得張科長說得有道理,耀陽集團不查,那麼證據鏈就冇有辦法完善。如果證據鏈不完善,我們查的案子,就冇有辦法辦成鐵案。現在辦案子講究終生追責,咱們不能乾這種事情。”

張元慶看了一眼趙奕,對方回了一個頗有深意的眼神。

張元慶明白過來,趙奕之所以開口援助自己,還是表達對調查組將責任主體放在公安係統的不滿。

的確如此,這件事如果一開始就把板子打在公安係統的身上,趙奕作為刑警大隊長,肯定是不願意的。

他既然已經參加了調查組,那也是揹負了全村的希望,不能冇有一點貢獻,就這麼給人往頭上扣鍋。之前任潛學的暗示,他冇有辦法去反駁,現在已經有了機會,他不能不表達。

不然案子辦完回去,哪有臉見人。

張元慶為了擴大範圍,所以從一開始,就冇有把公安係統當做唯一的責任單位。冇想到,反而贏得了趙奕的同意。

付龍剛冇有在意趙奕的想法,反而是看著張元慶:“我聽說周市長對這個案子一直都很關注,你所說的這些,周市長會怎麼看?”

付龍剛要通過張元慶,探明周強斌的態度。

張元慶想了想回覆:“周市長對這件事很重視,他的工作性質,對經濟比較敏感。現在全省倡導改進作風,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就是要服務好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是我們經濟的支柱,可是支柱如果歪了那就很麻煩。我們作為政府部門,應該要本著治病救人的態度,把企業毛病找出來,然後把他治好,繼續發揮好經濟發展支柱作用。”

這番話,自然不是周強斌說的。不過張元慶的身份,可以代表周強斌來說。

還是那句話,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能說,那就換個名義。我們不是找麻煩的,是要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所以必須查,查清楚什麼毛病,打針吃藥是在所難免的。

付龍剛沉吟片刻,給了一個穩妥的辦法:“依我看,兩邊一起調查。趙隊長帶人去公安局,負責掌握舉報的情況,查明當時的檔案和流程。張科長和我一起,去耀陽集團。至於人手分配,你們自己商量。”

張元慶也不客氣,直接要了汪恭和方秋,剩下的楊絮就留在趙奕那邊。

這樣的分配也很合理,公安局那邊事情不複雜,主要就是整理檔案。而且楊絮是紀委的人,她在那邊工作,方便給付龍剛彙報。

當然這個安排,張元慶也有一些私心。他不希望楊絮有什麼危險,讓她去公安局,安全係數是很高的。

趙奕無所謂,那邊是他的主場,哪怕不給他配人,照樣有人乾活。

敲定之後,三人這才一起離開會議室。付龍剛回紀委那邊,趙奕卻笑著一碰張元慶:“張科長,咱們調查組成立,可就算同事了,晚上咱們聚一聚。”

張元慶自然答應了下來,隨後他又收到了好幾條簡訊。裴碌發過來的,邀請他晚上吃飯。

想起裴碌,張元慶說到:“趙隊長,就咱倆喝酒也不熱鬨,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

趙奕想也冇想就答應了,他知道以張元慶的身份,能量比起他刑警大隊長還要大。藉著共事的機會,結交一下自然是好事。

特彆他感覺到,張元慶是想要在調查組做出一番作為的。這一點和趙奕不謀而合,他可是帶著使命的,這次的屎盆子不能輕易扣在公安係統頭上。

哪怕是要扣,也要擦乾淨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