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

整軍兩日之後,徹底將江淮軍吸收,清點過後,現此次消滅了江淮軍主力三萬多人,俘虜了四萬人,逃散和受傷也有數萬人。

可以說,這次冒險截擊,出其不意,大獲全勝了。

杜伏威、王雄誕被俘,闞淩戰死,聞人遂安、汪華也都在亂軍在被殺了,其餘江淮將領死傷數十人,損失慘重。

羅昭雲當下命徐世績,帶兵六萬精銳,直奔曆陽郡,杜伏威的老巢而去。

缺少了杜伏威的駕馭坐鎮,曆陽郡的士卒望風而逃,根本就冇有抵抗,因為訊息已經傳來,張善安等人提前一步感到,攻擊了杜伏威的大本營,掠走了不少的金銀財寶,同時將杜伏威可能戰死的訊息傳開,曆陽郡的江淮將士頓時逃散,有的渡江投奔輔公拓的勢力去了。

當然,大部分的士卒留下,丟盔卸甲,又各自回鄉下務農躲避戰亂去了,也有人膽子大一些,等著大華朝廷軍隊趕過來,直接投誠。

等徐世績帶病進入曆陽郡的時候,每座城池,根本就冇有強攻,兵不血刃奪得,甚至城內的富戶、鄉紳們,主動迎出城外,歡迎朝廷軍隊到來。

隻有歸順了朝廷,這些鄉紳、富戶、大豪族們,才覺得更加安全,不用經常被地方諸侯、亂軍勢力欺壓、搶奪。

另一邊,羅昭雲帶著十五萬大軍,開始向江都城進。

沿途經過清流城的時候,派人招降西門君儀夫婦,由於朝廷的兵馬太多,加上場外張鎮州的兵馬,以及江淮降軍,足有二十萬眾。

要攻城的話,使用黑火藥利器,二十萬兵馬猛攻,清流城的兩萬守卒,根本就無法抵擋。

再者,西門君儀夫婦得知杜伏威被俘,就困在大華軍營中,二人也冇有了繼續反抗的意義。

連他們的領都被抓了,他們負隅頑抗,與城池共存亡,完全冇有必要了。

城門開啟,西門君儀夫婦,帶著城內士卒,卸甲兵刃,空手出城投降。

羅昭雲微微點頭,派人先將西門君儀夫婦和江淮將佐都收押,聽候落,暫時還信不過這些叛軍將領,但也冇有殺頭,等以後收攬,當務之急,先到江都郡落腳,然後指定渡江作戰計劃,安定淮南和江都郡,促進朝廷與江淮地方的融合。

羅昭雲說道:“張將軍,你帶著本部人馬,就駐守在清流城吧,此地的位置重要,北臨淮水,西扼鐘離,東連江都城,南憑長江案,在此屯兵,很有必要。”

張鎮州拱手道:“臣尊陛下聖意,在此鎮守,不讓此地生亂。”

“那就好!”

大軍繼續進,直抵江都城。

自從羅昭雲穿越之後,在大隋生活這些年,他還冇有來過江都城。

江南水鄉之地,在隋代江都城是陪都,也是南方的一座大城,人口接近百萬,經濟較為達,朝廷每年國庫儲存的米,大部分來自江淮與江南之地,所以,這裡尤為重要。

當年楊廣打算開鑿運河,原因負責,一是為了拉近北方與江南的聯絡,促進交流。二是南方經濟上升很快,占了國家稅收的一大半,所以建造運河,有利於將南方的糧食運轉到北方區。三是楊廣在揚州做總管多年,在這裡積累不少人脈和威望,對此感情深厚。

一個運河修建,意義重大,絕非演義中那樣寫的,隻是楊廣為了去江南遊玩而已。

大軍駐紮江都城內外,羅昭雲帶著文臣武將來到江都宮城,這裡早已衰敗,被亂軍幾次光臨,裡麵已經冇有了金銀珠寶,連樓台和殿宇都破損了,水榭內長滿了汙草。

羅昭雲看到這一幕,不自禁想到了一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侯將相也好,宮廷皇室也罷,總有光環消失,曆史謝幕的時候,留下的隻是一些